[发明专利]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和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1378.7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彬;李聪伟;张吉波;吴孝静;王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E03F5/10;A01G9/02;A01G17/00;A01G20/00;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金铭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质边坡 生态 修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岩质边坡上的平台,以及平台边缘凸起的挡土墙;
所述挡土墙、平台和边坡构成“U”形槽;
所述“U”形槽至少为两级,相邻“U”形槽以挡土墙间隔;
所述“U”形槽采用切割的方式得到;
所述“U”形槽内种植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级平台的宽度为5~7m;
优选地,每级平台的高度为1~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内依次铺设有透水层和基质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包括碎石和/或矿渣;
优选地,所述透水层的厚度为20~4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包括耕植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延环坡方向的坡度为0.5%~3%,优选为0.5~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地势低的一端连接集水池;
所述集水池的上部设置有泄洪口,下部设置有下水口;
所述下水口连接滴灌系统,用于下一级平台植物的灌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为采用切割的方式得到的下沉式集水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与集水池连接部位安装透水格栅;
优选地,所述集水池的泄洪口连接泄洪管。
10.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岩质边坡上切割得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槽,然后在“U”形槽内种植植物;
所述“U”形槽至少为两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3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