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自由容积和内漏量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1075.5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5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仕建;赵侠;刘文杰;钟小华;郭静涛;尚臣;胡北;刘勇;张丽丽;王艳彬;陈雪;张翔;张彪;胡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G0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文永明 |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主控 居留 自由 容积 内漏量 测量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核设施重要可居留区可居留性测试与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自由容积和内漏量测量系统及方法。其中的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自由容积和内漏量测量系统,用于通过主控室可居留区通风系统对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和内漏量进行测量,包括向主控室可居留区注入示踪气体的示踪气体注入装置,还包括对主控室可居留区内的示踪气体进行收集和分析的示踪气体自动取样装置。本发明能够对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进行测试并试验结果进行评价,还能够对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进行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为事故工况下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气密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重要可居留区可居留性测试与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自由容积和内漏量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核设施的重要可居留区是指在异常状态(核泄漏、生化攻击等)下,核设施(如核电站)中需要为值守人员提供必要的可居留大气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满足人员居留要求)的区域。异常状态下,工作人员在重要可居留区内值守可以延缓或终止核设施的异常状态的发展,减轻或消除异常状态所带来的后果,因此,重要可居留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更是重要可居留区中的关键区域。
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性试验用于验证事故工况下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气密性满足设计要求,具体技术指标是主控室可居留区内漏量(事故工况下未经净化的空气通过主控室可居留区压力边界进入主控室可居留区)满足设计要求。测试主控室可居留区内漏量使用的是示踪气体法,主控室可居留区自由容积是重要的基础参数,目前,主控室可居留自由容积测试及试验结果评价方法以及内漏量测试及试验结果评价方法在国内外尚属空白,需要针对这一需求设计相应的测试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用于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测试与试验结果评价以及内漏量测试与试验结果评价的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自由容积测试与试验结果评价以及内漏量测试与试验结果评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自由容积和内漏量测量系统,用于通过主控室可居留区通风系统对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和内漏量进行测量,包括向所述主控室可居留区注入示踪气体的示踪气体注入装置,还包括对所述主控室可居留区内的所述示踪气体进行收集和分析的示踪气体自动取样装置。
进一步,所述示踪气体注入装置包括顶端设有气瓶、尾端连接所述主控室可居留区的第一管线,所述气瓶用于提供所述示踪气体;还包括通过第二管线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线上的第一空气吹扫器,通过第三管线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线上的第二空气吹扫器,所述第二管线靠近所述第一管线的顶端,所述第三管线靠近所述第一管线的尾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和所述第三管线之间的所述第一管线上的气体流量计;所述示踪气体为六氟化硫气体。
进一步,所述示踪气体注入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上的第二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三管线上的第五阀门;
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和所述气体流量计之间的所述第一管线上的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第一阀门靠近所述第二管线,所述第四阀门靠近所述气体流量计。
进一步,所述示踪气体注入装置还包括:
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线的第四管线,所述第四管线连接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之间的所述第一管线上,所述第四管线上设有第三阀门;
还包括第五管线,所述第五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四管线之间的所述第一管线上;
所述第一阀门为减压阀,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为手动阀。
进一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