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柱基础改造用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0945.7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荣哲;孙衍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D27/48;E02D27/4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陈烨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改造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托柱基础改造用的装置,包括,局部卸荷结构,用于对原托柱基础局部卸荷,所述局部卸荷结构包括加固支撑结构,所述加固支撑结构能套设箍紧于托柱上;整体卸荷结构,用于对原托柱基础整体卸荷,所述整体卸荷结构包括装置基础结构,所述装置基础结构上设置水平梁转换结构,所述水平梁转换结构能撑托所述加固支撑结构及托柱。本发明分为局部卸荷结构和整体卸荷结构两部分,合作完成原托柱基础的主动卸荷;能保证原结构体系不受扰动,并且保证对原托柱基础卸荷的顺利进行,完成深基础或共用大基础的更换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加固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柱基础改造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原结构柱基础的加固改造方式主要是通过在原结构柱基础上采用植筋技术,扩大原结构柱基础底面积,以此来满足荷载增大对基础承载力的要求。其存在的缺陷是,仅适用于原结构的荷载变化情况和在旁边扩建类似或更小建筑的共基础情况,并且植筋效果差,基础容易开裂,协同工作差、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托柱基础改造用的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柱基础改造用的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分为局部卸荷结构和整体卸荷结构两部分,合作完成原托柱基础的主动卸荷;能保证原结构体系不受扰动,并且保证对原托柱基础卸荷的顺利进行,完成深基础或共用大基础的更换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托柱基础改造用的装置,包括,
局部卸荷结构,用于对原托柱基础局部卸荷,所述局部卸荷结构包括加固支撑结构,所述加固支撑结构能套设箍紧于托柱上;
整体卸荷结构,用于对原托柱基础整体卸荷,所述整体卸荷结构包括装置基础结构,所述装置基础结构上设置水平梁转换结构,所述水平梁转换结构能撑托所述加固支撑结构及托柱。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柱子抱箍,两个所述柱子抱箍呈上下间隔设置;各所述柱子抱箍上设置夹紧结构;两个所述柱子抱箍之间通过多个加固支撑柱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子抱箍包括两个柱侧钢板,两个所述柱侧钢板贴设于托柱的两侧,两个所述柱侧钢板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螺杆连接,各所述螺杆的一端套设螺母,所述螺杆和所述螺母构成所述夹紧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柱子抱箍之间设置两个混凝土板,各所述混凝土板分别与各所述柱子抱箍贴合设置,各所述加固支撑柱设置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柱侧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加强筋板。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梁转换结构包括水平梁本体,所述水平梁本体穿设通过所述加固支撑结构,所述水平梁本体上连接有预应力拉索,所述预应力拉索的两端与所述装置基础结构的两端通过拉索锚具连接,所述预应力拉索、所述拉索锚具和所述柱子抱箍用于为托柱提供撑托力。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基础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梁本体两端的两个基础本体,各所述基础本体上设置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预应力拉索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立柱通过所述拉索锚具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梁本体呈鱼腹状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梁本体的底部设置贯通的凹槽,所述预应力拉索穿设通过所述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基础本体上设置向下延伸的基础桩。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托柱基础改造用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0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控喷油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阻根作用的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