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充电桩负荷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0525.9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4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艳;杨景旭;廖美英;荆杰;江浩侠;何奉禄;李桂昌;刘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7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需求 响应 充电 负荷 智能 调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充电桩负荷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充电站的充电桩负荷的切换方案;根据充电桩的馈线负载情况、馈线转供能力和充电桩负荷的切换能力,确定电网的削峰需求量、充电站的削峰潜力和充电站的削峰任务;基于充电站的削峰任务,计算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获得的补偿,并根据需求响应获得的补偿情况,优化所述充电桩负荷的切换方案,改变DPS开关的状态,实现充电桩负荷智能调控,解决了在双电源供电方式下无法根据馈线负荷的实时变化来调整充电桩接入的馈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管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充电桩负荷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碳排减和环境保护需求的日益驱动下,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导致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中大型充电站中,充电桩的接入单馈线过载问题频现。目前,在负荷控制方面,充电站主要采用电价引导的有序充电和进行激励补偿的需求响应等措施来解决过载问题,其本质是改变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行为以及充电桩的功率,对电动汽车用户侧的充电和出行需求影响较大。
现有一种电动汽车集中充电站的供配电系统,该系统配置有可以同时满足6600组电池的充电需求的2万千伏安的变电容量、采用35kV电压等级双电源供电;该系统采用8台容量为2500kVA的35kV干式有载调压变压器,主变短路阻抗为10%;该系统采用35kV双回路供电,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0.4kV侧采用8个单母线接线,其中馈线回路24回、储能回路12回、有源滤波及无功补偿回路8回、备用进线2回;0.4kV侧留有两回备用进线柜,可在集中充电站失去电源时将备用电源,如柴油发电机、应急电源等接入此进线屏,为电动汽车集中充电站紧急供电。
然而,上述方法采用双电源供电,充电桩的负荷只能固定接入其中一条馈线,不能进行负荷切换,无法根据馈线负荷的实时变化来调整充电桩接入的馈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在双电源供电方式下,无法根据馈线负荷的实时变化来调整充电桩接入的馈线的缺陷,提供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充电桩负荷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充电桩负荷智能调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充电站的充电桩负荷的切换方案。
S2:根据充电桩的馈线负载情况、馈线转供能力和充电桩负荷的切换能力,确定电网的削峰需求量和充电站的削峰潜力,并根据电网的削峰需求量和充电站的削峰潜力确定充电站的削峰任务。
S3:基于充电站的削峰任务,计算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获得的补偿,并根据需求响应获得的补偿情况,优化所述充电桩负荷的切换方案,实现充电桩负荷智能调控。
优选地,S1中,所述充电站的充电桩负荷的切换方案具体为:
充电站中的每个充电桩分别接有至少两个DPS开关,每个所述DPS开关分别引接在不同的专变上,所述不同的专变分别接入不同的馈线;
对于任一充电桩,将正常运行情况下接入的馈线作为该充电桩的常用馈线,其他馈线作为该充电桩的备用馈线;
正常运行情况下,对于任一充电桩,接入该充电桩的常用馈线的DPS开关为闭合状态,接入该充电桩的备用馈线的DPS开关为断开状态,该充电桩由其常用馈线供电;
在充电站紧急调度情况下或者其他需要进行充电桩切换的情况下,将接入需要进行切换的充电桩的备用馈线的DPS开关闭合,将接入该充电桩常用馈线的DPS开关断开,该充电桩由其备用馈线供电。
优选地,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接入充电站的馈线的总负荷和负载率,确定电网的削峰需求量;在削峰时段中,将需要削峰的馈线记为需转供馈线,不需要削峰的馈线记为可转供馈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0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组件及注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跨平台连续数值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