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人工呼吸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08503.9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3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A61M16/08;A61M16/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韩岳 |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交叉感染 人工 呼吸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人工呼吸器,所述人工呼吸器至少包括人工呼吸罩和呼吸气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气流管路至少包括用于输送氧气的吸气通路、用于排出患者呼出气体的呼气通路和用于两者汇合连通的主通路,避免气体交互造成交叉感染。所述吸气通路中有能与不同人工呼吸器系统连接控制的气流阀,通过得到的患者肺泡和气道负压之间的压力差、呼吸气流管路内的气体流量大小和气体浓度数据,从而有效控制所述气流阀中的气体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呼吸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避免交叉感染的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医院在对危急病人进行抢救的情况下,尤其在患者的门诊急救的情况中,经常需要人工呼吸进行输入氧气。目前常见的人工呼吸方式是通过人工呼吸器对患者输送富含氧气的空气并进行辅助呼吸循环,为此,在救护车中也常备便携式人工呼吸器,以求在任何突发状况中,都能够对患者提供输氧。但是在没有携带人工呼吸器时,就需要在病人嘴部垫上透气纱布,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这种抢救方式第一,容易造成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第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可能无法打开患者的口腔,气体不能有效进入到呼吸道中。
另一方面,各种病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以及麻醉期间呼吸管理需要更便捷的人工呼吸器去实现,呼吸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省去了将氧气富集到呼吸空气中。以患者的呼吸动作通过自主通气的吸气动作时产生的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具有氧气富集和没有氧气富集的两种变型方案被称为借助过压的无创人工呼吸。同样可行的是通过插管或气切进行的有创人工呼吸。
中国专利CN211245013U公开了一种心血官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支杆,支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支杆两侧内腔的靠项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焊接块,两个焊接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风机。吸风机通过其位于底部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的底部连通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内部开设空腔,过滤装置内腔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海绵块。该专利公开的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通过吸风机、活性炭吸附棒、铜离子过滤层以及银离子过滤层板的设计,以机械送氧的方式,避免救治者与被救治者之间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但是,该专利的缺陷在于送氧过程没有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单靠机械化定时定量送氧会出现不可预估的情况。
中国专利CN111450368A公开了一种内科临床用吸氧人工呼吸器,该专利设有按压鼻夹可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将病人的鼻子夹住,避免空气由病人鼻子泄露出去。人工呼吸装置接口和自动呼吸装置接口,具有安装拆卸及单向通气能力,能够及时连接人工呼吸装置,同时避免在进行输氧时,氧气泄露。第一滤网、气液分离板、消菌层以及活性炭可对进入病患体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和过滤,避免病患的二次伤害。自动呼吸装置,降低了施救医生的负担,避免了疾病传播,保证了医者的健康,也避免了医生患者交叉感染。该专利的缺陷在于当患者的口腔部出现破损,无法进行口腔呼吸时,该人工呼吸器就不能使用同时也无法解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出相应供氧的技术问题。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用于借助气道口和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进行无创人工呼吸的设备通过人工呼吸器和需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患者形成无创人工呼吸器。两者之间的连接大多使用气管以及呼吸面罩结合的方式,但是患者的呼吸是动态波动的,不仅受到自身内部病症乃至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还受到体内肺泡产生的压力差、呼入呼出气体量以及呼入呼出的气体成分浓度的影响。而现有技术中人工呼吸器和需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患者之间的连接系统并不具有相应要求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是当前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波,未经韦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8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