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箱压力控制装置、铣槽机以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08338.7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倪坤;赵斌;郑文;贺雷;关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9;E02F5/08;E02F5/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邹丹 |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压力 控制 装置 铣槽机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动箱压力控制装置、铣槽机以及方法,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降低传动箱的泄漏风险。该控制装置包括传动箱、增压装置以及压力调节装置。传动箱包括传动轴、马达以及筒体;传动轴的外壁和筒体的内壁形成第一腔体。增压装置包括套筒、盖体、活塞杆、可变形体以及弹性件;套筒和盖体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可变形体位于空腔中且与盖体形成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活塞杆的一端安装于套筒中,活塞杆至少部分安装于套筒中;弹性件设于活塞杆和套筒之间,且弹性件被压缩。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皮囊;壳体内壁和皮囊外壁之间的空间为第三腔体;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流体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动箱压力控制装置、铣槽机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双轮铣槽机是一种地下连续墙成槽作业设备,作业时,工作装置在充满泥浆的槽孔内向下垂直挖掘,并最终形成具有较大深度的深槽。目前双轮铣槽机作业深度已突破100m。
双轮铣槽机的工作装置包括用于切削破岩的铣轮和用于排渣的潜水泥浆泵。因为这些工作部件在水下运转,均需要对其传动箱进行密封。由于槽孔内充满泥浆,因此传动箱的外部存在较高泥浆压力。为了保证密封有效,需要对传动箱进行压力控制,以使传动箱内部压力和外部泥浆压力达到平衡。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使得传动箱内外压力保持平衡的装置,其利用充满润滑油的皮囊感受外部泥浆压力,并将外部压力通过油管传递至齿轮传动箱内部,以保证齿轮箱内外压力平衡。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这种结构的装置使得双轮铣槽机在地面或者浅水区工作时,齿轮箱内外压力可以保持平衡,以防止润滑油泄漏,但是在深水环境工作时,传动箱内部润滑油还是存在很高的泄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传动箱压力控制装置、铣槽机以及方法,用以实现对传动箱内部压力的精确调节,且降低传动箱内部润滑油的泄漏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箱压力控制装置,包括:
传动箱,包括传动轴、马达以及筒体;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马达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筒体中;所述传动轴的外壁和所述筒体的内壁形成第一腔体;
增压装置,包括套筒、盖体、活塞杆、可变形体以及弹性件;所述套筒和所述盖体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可变形体位于所述空腔中且与所述盖体密封连接以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可变形体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流体连通;所述活塞杆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套筒之间,且所述弹性件被构造为对所述活塞杆施加朝着所述盖体的力;以及,
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皮囊;所述皮囊被构造为存储气体;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皮囊外壁之间的空间为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流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还包括:
阀门,安装于所述皮囊的入口处;以及,
封堵件,也安装于所述皮囊的入口处,且位于所述阀门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被构造为具有第一内凹部,所述套筒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盖体与所述套筒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内凹部与所述套筒的通孔连通,以形成所述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体被构造为具有第二内凹部,所述可变形体与所述盖体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凹部和所述第二内凹部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二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的杆头与所述可变形体抵接,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杆头远离所述可变形体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被构造为压簧且被夹设于所述活塞杆的杆头和凸台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8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