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装配式仰拱的纵向拼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8131.X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厂;马明磊;张士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装配式 纵向 拼接 构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装配式仰拱的纵向拼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拼接构造设于相邻的二抑拱预制块之间,定义沿抑拱预制块的长边延伸方向为纵向,所述抑拱预制块沿纵向延伸的相对两侧成形有侧边端面;其中,所述构造包括预埋榫槽组件以及预埋凸榫组件;其中一所述抑拱预制块的侧边端面沿纵向间隔埋设若干所述预埋榫槽组件,另一所述抑拱预制块的侧边端面对应所述预埋榫槽组件埋设相对位置及数量的预埋凸榫组件;借此,相邻的二抑拱预制块之间通过预埋榫槽组件与预埋凸榫组件凹凸锁扣并固定连接,解决了现行预制块之间采用后浇带连接所造成的现浇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落等技术问题,实现显着提高仰拱预制块拼装效率、推广性强的仰拱纵向拼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预制仰拱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装配式仰拱的纵向拼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仰拱是为改善隧道的上部支护结构受力条件而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结构,是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所述仰拱不仅要将隧道上部的地层压力通过隧道边墙结构或将路面上的荷载有效的传递到地下,同时还需达到有效地抵抗隧道下部地层传来的反力。仰拱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与二次衬砌构成隧道整体,以增加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现行装配式仰拱的纵向连接主要是借鉴结构工程施工缝处理方法,抑拱预制块之间采用后浇带连接,即预制块安装就位后先连接块间预留钢筋,后于后浇带部位浇筑混凝土实现块间连接;然而,现有的抑拱预制块连接方式在施工时大大的降低了仰拱拼装效率,也增加了现浇工作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装配式仰拱的纵向拼接构造,通过以锁件式连接结构结合抑拱预制块,解决了现行预制块之间采用后浇带连接所造成的现浇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等技术问题,达到实现显著提高仰拱预制块拼装效率,且可推广性强的仰拱纵向拼接构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隧道装配式仰拱的纵向拼接构造,所述拼接构造设于相邻的二抑拱预制块之间,定义沿所述抑拱预制块的长边延伸方向为纵向,所述抑拱预制块沿纵向延伸的相对两侧成形有侧边端面;其中,所述构造包括预埋榫槽组件以及预埋凸榫组件;其中一所述抑拱预制块的侧边端面沿纵向间隔埋设若干所述预埋榫槽组件,另一所述抑拱预制块的侧边端面对应所述预埋榫槽组件埋设相对位置及数量的预埋凸榫组件;借此,所述相邻的二抑拱预制块之间通过所述预埋榫槽组件与所述预埋凸榫组件凹凸锁扣并固定连接。
本发明仰拱纵向拼接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义埋设所述预埋榫槽组件的侧边端面为所述抑拱预制块的槽接面,以及,埋设所述预埋凸榫组件的侧边端面为所述抑拱预制块的凸接面;所述抑拱预制块,在对应所述槽接面的内部形成预留空腔,所述预留空腔包括榫槽预埋位及注浆空间,所述注浆空间并于所述槽接面上形成开放口;所述预埋榫槽组件,内部设有榫槽以及沿纵向形成于所述榫槽两侧的插置口;所述插置口的其中一侧开口与所述榫槽连通,另一侧开口形成并显露于所述预制块的槽接面上;所述预埋凸榫组件,具有锁扣插片凸出设于所述抑拱预制块的凸接面上;所述锁扣插片成形插接颈部以及自所述插接颈部扩大形成的锁扣端块;借此,定义相邻设置的二所述抑拱预制块为第一预制块及第二预制块;其中,形成于所述第一预制块的注浆空间的开放口与设于所述第二预制块的锁扣插片对应设置;所述锁扣插片通过所述开放口平移插入所述注浆空间后,沿纵向位移插入所述榫槽中,使所述锁扣端块容置于所述榫槽中,且所述插接颈部插置于所述插置口内,从而利用扩大的所述锁扣端块与所述榫槽凹凸锁扣,并借由收缩的所述插置口及所述插接颈部限制避免所述锁扣插片平移脱离所述榫槽。
本发明仰拱纵向拼接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埋榫槽组件的内部还包括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与所述插置口相对地位于所述榫槽的纵向两侧,所述泄压通道的其中一侧开口与所述榫槽连通,另一侧开口终止于所述预制块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8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