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胡杨碱配方面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07907.6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段晓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晓彤 |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31/00;A23L19/10;A23L31/10;A23L33/105;A23L33/10;A23L2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能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7 | 代理人: | 鲁菲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杨 配方 面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面粉制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胡杨碱配方面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面粉500份、胡杨碱10‑15份、蛹虫草粉10‑15份、猴头菇粉15‑20份、小麦粉40‑60份、木薯粉50‑100份、蛋白酶1‑2份、酵母菌及乳酸菌1‑5份、食盐2‑5份、奶粉30‑40份、白糖10‑15份。本发明配方面粉即可以满足食品加工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又能满足家庭化便捷的需要;添加胡杨碱的面制品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中和胃酸、促进消化、降压降脂降尿酸以及延缓衰老、缓解精神抑郁的功效;蛹虫草粉的蛋白质基本降解为氨基酸,既不影响面制品口感,又有利于人体吸收氨基酸;采用酵母菌及乳酸菌联合发酵制备木薯发酵全粉保留了全粉中部分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制作出来的面食和糕点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粉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胡杨碱配方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作馒头、面包、面制品等面食时会有微生物生成酸,面团发起后会变酸,必须加碱把酸中和反应掉,才能制作出美味的食品。因此人们在和面时常常放一些碱(食用碱)。
食用碱是纯碱(碳酸钠Na2CO3)和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的混合物,目前主要是采用工业合成的方法生产,其功效比较单一。
胡杨碱,中药材名称为胡桐泪。本品为杨柳科植物胡杨的树脂。功能主治为:清热,化痰,软坚。治咽喉肿痛,齿痛,牙宣,牙疳,骨槽风,瘰疬。①《唐本草》:主大毒热,心腹烦满,水和服之取吐。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齿牙疼痛,骨槽风劳,能软一切物。③《日华子本草》:治风\牙齿痛,兼杀火毒并面毒。④《医学启源》:瘰疬非此不能除。⑤《纲目》:咽喉热痛,水磨扫之,取涎。⑥《本草汇言》:降火热,滑痰结。
蛹虫草又被称为北冬虫夏草或北虫草,古代医书中对蛹虫草早有记载,现代的研究也表明蛹班草的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相似,具有多种药效并且具有滋补作用,既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又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珍借物种,可以媲美人参、鹿茸。虫草在古代就被用为滋补佳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活性成分已逐步被研究证实,蛹虫草粉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都与冬虫夏草非常相似,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现有的研究分析表明,人工培养的蛹虫草粉粗蛋白含量有28%左右,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的含量占18%左右。虫草多糖在20%左右,虫草多糖是蛹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它是一种高度分枝的半乳甘露聚糖,是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精和岩藻糖组成的大分子多聚糖。虫草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代谢,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自身抗癌能力、可以防止肝细胞纤维化、在机体中还可起到降血糖等作用,另外,蛹虫草粉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腺苷与虫草素等。
木薯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麦)和第三大薯类作物(马铃薯、甘薯),其生物适应性强,抗旱耐贫瘠,几乎不与传统粮食争地,而且木薯光合作用效率高,单产高,单位面积食物能量超过水稻、小麦、高粱和玉米,因淀粉含量高而被誉为“淀粉之王”、“地下粮食”,为热带地区8亿多人的主粮之一。木薯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其钙、镁、铁、锌的含量可达小麦的几倍到几十倍。
山西中医药大学对胡桐泪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胡桐泪中有萜类化合物20余种,这些萜类化合物可延缓人体衰老,对老年痴呆、帕金森症有预防作用;对精神抑郁有缓解作用。
用胡杨树分泌的天然胡杨碱替代工业合成的人造食用碱,不仅能完全起到食用碱的作用,胡杨碱本身的药用作用还能起到食疗的保健功效。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晓彤,未经段晓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7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