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钻孔取芯的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7044.2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崔凤坤;潘韶军;刘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G01N27/7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钻孔 修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钻孔取芯的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均连接于面板的灌料管道、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直线管道和曲线管道,曲线管道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倒U形管段和L形管段,倒U形管段与直线管道连通,L形管段与抽浆泵连接,所述L形管段处设置第一单向球阀,倒U形管段处设置第二单向球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钻孔取芯的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混凝土建筑结构地不断建成,钻孔取芯法作为检测混凝土材料性能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工程检测过程中。虽然钻孔取芯法可以有效评估混凝土在建筑结构物中的性能,但是钻孔遗留的孔洞也会为结构物带来较大的损伤,影响结构物在运营期间的使用性能。
发明人发现,传统钻孔孔洞修复,通常将灌浆料直接灌入到孔洞之中,待灌浆料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在结构表面进行磨平处理。然而对于处于结构侧壁上的孔洞,采用此方式修补过程中,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灌浆料的浪费,而且在灌浆过程中,孔洞内由于灌浆不充分产生的气泡无法及时排除,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钻孔取芯的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通过出料机构可排出灌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并可将多余的灌浆料进行回收,减少了灌浆料的浪费,解决了现有孔洞修补工作中存在的材料浪费以及灌浆不充分易产生气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凝土钻孔取芯的修复装置,包括均连接于面板的灌料管道、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直线管道和曲线管道,曲线管道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倒U形管段和L形管段,倒U形管段与直线管道连通,L形管段与抽浆泵连接,所述L形管段处设置第一单向球阀,倒U形管段处设置第二单向球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L形管段和输出管段连接,抽浆泵连接于曲线管道第一单向球阀和第二单向球阀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浆泵内设置活塞,活塞通过联动杆与传动齿轮组连接;所述面板板面处设置橡胶垫,面板边角处设置固定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齿轮组还与振动杆连接,振动杆包括振动外壳,振动外壳穿过面板设置,振动外壳内设置偏心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偏心杆伸出振动外壳设置,且偏心杆伸出端与手柄连接;所述振动外壳远离手柄的一端固设限位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与第一动力装置连接的第一齿轮,联动杆与第一齿轮偏心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周侧啮合连接多个第二齿轮,振动外壳固定设置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面板还设有检测器,检测器包括中间连接杆,中间连接杆两端固设圆形板,中间连接杆开设滑动槽以供滑块在其内滑动;滑块两侧设置霍尔元器件,圆形板与滑块相对位置处设置磁石。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连接杆中部固设传动杆,传动杆开设竖向开槽,滑块与第二动力装置固接,第二固定装置与转盘连接,转盘端部设置凸起,凸起卡合于开槽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如上所述的混凝土钻孔取芯的修复装置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面板固定于混凝土结构侧壁;
拌制灌浆料,将灌浆料从灌料管道填充到钻孔遗留的孔洞内,抽浆泵动作抽出孔洞内空气,将检测器置于孔洞检测灌浆的饱满度和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7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