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低温脱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05776.8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9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泰;郭中涛;张全林;刘立洋;苑光辉;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曦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5/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低温 脱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低温脱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超声波除杂、初次通风干燥、初次冷藏、初次化冻、二次冷藏、二次化冻、二次超声波处理、浸泡处理、二次通风干燥、三次冷藏、三次化冻、三次通风干燥、真空微波破壳和筛分豆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豆低温脱皮方法采用多个超声波不仅能够进一步清除大豆内部杂质,同时采用多次冷藏、化冻和通风干燥的操作,能够使大豆与豆皮脱离开来,豆皮清除干净且保证了内部大豆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豆低温脱皮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营养价值大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油脂方面,70%为不饱和脂肪酸,而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含量又占50%;在蛋白质方面,其氨基酸组成为各种植物蛋白质之首,并可与动物蛋白质媲美。大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多,与粮食共食可起到蛋白质营养互补作用,使粮食和大豆的营养价值均可提高。但大豆中有一些有害成分,如影响消化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素,妨碍血液流通的红血球凝集素等。这些成分易受热而破坏。所以大豆必须通过加工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并消除有害成分。食用整粒大豆容易胀肚,是由于大豆中寡糖不能正常消化而产气所致。将大豆加工成豆腐、分离蛋白、发酵豆制品可消除寡糖。
其中传统大豆的脱皮工艺会导致内部大豆损伤。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大豆低温脱皮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低温脱皮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低温脱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大豆内部的大颗粒杂质去除;
超声波除杂:将大豆倒入超声波发生器内部进行超声波处理;
初次通风干燥:将超声波处理后的大豆导入干燥塔内部进行通风干燥操作;
初次冷藏:将初次干燥处理的大豆导入冷藏室内部进行初次冷藏操作;
初次化冻:将大豆于冷藏室内取出,置于室温下进行化冻操作;
二次冷藏:将化冻后的大豆再次导入冷藏室内部进行二次冷藏操作;
二次化冻:将二次冷藏后的大豆重新取出,置于室温下进行二次化冻操作;
二次超声波处理:将二次冷冻化冻后的大豆重新放置于超声波发生器内部进行二次超声波处理;
浸泡处理:将二次超声波处理后的大豆放置于浸泡缸内部进行浸泡处理;
二次通风干燥:将浸泡后的大豆重新放置于干燥塔内部进行二次通风干燥操作;
三次冷藏:将二次通风干燥后的大豆再次导入冷藏室内部进行冷藏操作;
三次化冻:将冷藏后的大豆再次取出,置于室温下进行三次化冻操作;
三次通风干燥:将化冻后的大豆再次放置于干燥塔内部进行三次通风干燥操作:
真空微波破壳:将干燥后的大豆传送至真空微波设备内部进行恒温真空加热破壳;
筛分豆皮:将破壳后的大豆输送到振动筛上进行振动筛分实现豆皮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超声波除杂和二次超声波处理的超声波发生器的工作频率设置为20-40千赫兹,其中所述超声波除杂时间设置为15分钟,二次超声波处理时间设置为10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初次通风干燥、二次通风干燥和三次通风干燥操作相同,期间干燥塔内部风温为40-50℃,风流量为8000-12000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曦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市曦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5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渣中提取豆蛋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续工作型阻水密封装置以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