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科取样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5647.9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若榆;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若榆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科 取样 | ||
本发明涉及皮肤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肤科取样器,包括取样器主体、密封盖、控制装置和取样头,取样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且其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取样头,内部设置有存放控制装置的空腔和通槽,取样头内部由四块隔板隔开,隔板上有小孔,小孔中设置有滑动连接的连杆,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刮刀和海绵,取样器外表面对应刮刀和海绵的位置都设置有通槽,取样器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酒精筒,酒精筒被底座上的穿刺头刺破之后,酒精顺着贯穿取样器主体的两个环形通孔流到取样头中的海绵上,控制装置可以推动移动块,使其带动刮刀和海绵伸出或回缩,该装置方便易操作,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肤科取样器。
背景技术
皮肤科中因皮肤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通常需要进行皮损检查,而皮肤取样时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医生需要用刮刀对病变处的皮肤表面刮削后采样,然后进行化验。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目前市场上的皮肤科取样器,在取样时为了防止皮肤碎屑四处飘散,刀片处增设了收集盒便于收集,由于刀片每次使用时都需要进行消毒,所以刀片与收集盒是可拆合的,因此该过程不仅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消毒不彻底容易交叉感染;
2.当医务人员需要对几处皮肤都进行取样检测以降低检测误差的时候,每一次刮取皮肤碎屑都需要更换新的刀片或取样器,这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3.医务人员对病变皮肤进行刮取取样之后,往往还需要用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取样结束后拿另外的器具或者用另外一只手对皮肤消毒操作麻烦且增加工作强度。
为此,提出一种皮肤科取样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科取样器,该装置结构通过设计一次性使用的取样头与分体式连接的取样器主体配合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安全卫生,同时通过两者配合使用能够直接对患者皮肤区域消毒清洁,避免传统繁琐的处理步骤,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以下问题:
1.目前市场上的皮肤科取样器,在取样时为了防止皮肤碎屑四处飘散,刀片处增设了收集盒便于收集,由于刀片每次使用时都需要进行消毒,所以刀片与收集盒是可拆合的,因此该过程不仅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消毒不彻底容易交叉感染;
2.当医务人员需要对几处皮肤都进行取样检测以降低检测误差的时候,每一次刮取皮肤碎屑都需要更换新的刀片或取样器,这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3.医务人员对病变皮肤进行刮取取样之后,往往还需要用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取样结束后拿另外的器具或者用另外一只手对皮肤消毒操作麻烦且增加工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科取样器,包括取样器主体,所述取样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且其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取样头,所述取样器主体上部分设置有酒精槽,所述取样器主体紧贴酒精槽下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酒精槽用于安装酒精筒,所述酒精筒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下端为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穿刺头,且穿刺头延伸至酒精筒下端内部,所述底座的内部靠近外侧开设有两个环形通孔,所述底座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空腔下表面设置有一个小孔,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第一空腔下方,所述推动球设置在第二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若榆,未经王若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56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