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配于液冷散热软管模组的治具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5644.5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9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罗竣峰;周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H05K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初晓丽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软管 模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于液冷散热软管模组的治具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液冷散热器模组和液冷散热器治具,所述液冷散热器治具包括便于抓握且受力平衡不会倾斜的提手区、支撑结构、液冷散热器软管固定结构和与散热器固定连接结构,所述液冷散热器治具一端通过支撑结构与液冷散热器模组的支架连接,所述液冷散热器软管固定结构与液冷散热器模组的软体液冷管连接,所述液冷散热器治具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液冷散热器模组支架连接。该治具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成本低廉,且治具可以重复使用,性价比更高;该治具的使用方法可以实现单人提拉液冷散热器模组,在流水线作业上实现快速组装和交付,节省组装时间,大大释放人力并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散热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配于液冷散热软管模组的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数据中心服务器开始增加,机房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同时数据中心的能耗也在不断的攀升,机房节能成为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运用的新的技术与设备降低机房能耗,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成为数据机房行业建设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
液冷服务器,是指液体注入服务器,通过冷热交换带走服务器的散热的一种服务器。从服务器物理形态上区分有: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全浸没式液冷服务器。传统服务器利用空气带走机箱内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存在着冷却能耗高、噪音大、设备密度低等缺点。冷板式液冷服务器特点:节能性更优、器件可靠性更高、性能更优、噪声更低、功率密度提升等优点;但衍生到冷板式散热器也会有部分结构装配上的缺陷,如两个散热器在水管的连接下连体,装配上会松散,需要两个人辅助装配,操作时非常不便捷。服务器一般多为双路服务器也就是两个CPU,这就需要两个液冷散热器,在水管连接下,形成一个整体,散热器在此服务器节点内时,是为前后搭配连接,单人操作时,比较费力,两个散热器处于比较松散状态,上线组装时,单人无法完成组装,需要第二人协助,这无疑给流水线操作带来组装困扰,也浪费人力,组装效率也比较慢,而且在维护时,也比较繁琐,因此为解决上述水冷散热器模组装配的耗费人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配于液冷散热软管模组的治具及其使用方法,该治具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成本低廉,且治具可以重复使用,性价比更高;该治具的使用方法可以实现单人提拉液冷散热器模组,在流水线作业上实现快速组装和交付,节省组装时间,大大释放人力并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配于液冷散热软管模组的治具,其结构包括液冷散热器模组和液冷散热器治具,所述液冷散热器治具包括便于抓握且受力平衡不会倾斜的液冷散热器提手区、支撑结构、液冷散热器软管固定结构和散热器固定连接结构,所述液冷散热器治具一端通过支撑结构与液冷散热器模组的支架连接,所述液冷散热器软管固定结构与液冷散热器模组的液冷管连接,所述液冷散热器治具的另一端通过散热器固定连接结构与液冷散热器模组支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液冷散热器提手区为倒U形,提手区的一端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一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设有软管固定结构,所述软管固定结构为与软管配合扣接的掐勾,所述提手区的另一端设有Z字形连接板,所述Z字形连接板上设有与散热器上的工字钉匹配的葫芦孔和起固定作用的紧固件
进一步,所述葫芦孔设有两个,两个葫芦孔设于紧固件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液冷散热模组包括两个液冷散热器、液冷管、液冷管支架和桥架,所述两个液冷散热器通过液冷管和桥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液冷散热器模组的前端设有固定液冷管实现转接的液冷管支架,所述液冷管支架与液冷管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液冷管支架上设有与液冷散热器治具配合的工字钉。
进一步,所述液冷散热器治具提手区设有防止划伤手的折弯边。
一种适配于液冷散热软管模组治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5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财税辅助系统和人机交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