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05052.3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1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祥;蒋欢;钟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桩桩 防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桩口支撑装置,其包括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上定位筒套设于下支撑筒的上端;b、将步骤a中制作的支撑装置的下支撑筒装设于桩孔内,且其上端凸出于地面;c、将上定位筒向外翻转至与地面贴合,再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d、通过多个固定装置将下支撑筒与桩孔孔壁压紧固定。本发明的支撑装置采用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的设计,将下支撑筒装设于桩孔内并固定支护,上定位筒于桩孔顶端桩口支护,进而可有效通过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对桩孔的上端和下端孔壁进行支护防止桩口出现坍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桩孔的防护非常重要,尤其是桩孔的桩口,容易因雨水灌注等造成桩口坍塌等,尤其是在在桩孔内存在软弱土层时,大量雨水灌入,就容易造成坍孔,严重影响了质量问题,更有甚者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利用支护装置对桩孔内壁进行支护固定,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灌注过程中容易出现桩孔上端桩口坍孔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解决了在桩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孔上端桩口坍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注桩桩孔的桩口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桩口支撑装置,其包括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上定位筒套设于下支撑筒的上端;
b、将步骤a中制作的支撑装置的下支撑筒装设于桩孔内,且其上端凸出于地面;
c、将上定位筒向外翻转至与地面贴合,再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
d、通过多个固定装置将下支撑筒与桩孔孔壁压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定位筒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下支撑筒为圆筒形结构,下支撑筒的上端缘内侧向上延伸形成挡水护筒。
优选的,所述上定位筒和下支撑筒由金属板加工制成。
优选的,所述上定位筒上设有数条撕裂缝,所述撕裂缝从上定位筒的上端延伸至靠近其下端,以便于上定位筒在弯折固定时便于展开。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项圈、插杆和项圈头,所述项圈头固定装设于项圈的一端,项圈的另一端穿过项圈头形成环状结构且能够单向放大调节,所述项圈上装设有多个所述插杆。
优选的,所述项圈头内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凸齿,所述项圈上对应设置有齿槽,所述项圈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孔且通过项圈上的齿槽和限位孔内的凸齿啮合固定,且项圈背离齿槽的一侧与限位孔侧壁之间具有间距,当项圈扩大时,齿槽能够脱离凸齿。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所述项圈通过项圈和项圈头上对应设置的齿槽和凸齿实现单向放大设置,当需要对支撑装置进行固定时,放大项圈将下支撑筒与桩孔孔壁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项圈回缩影响支撑装置的固定,造成进一步影响桩孔孔壁的支护。
优选的,所述插杆设有4组,且通过固定套装设于所述项圈上,且所述固定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杆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两侧的定位块,其中,插杆与限位槽位于固定套的相对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5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