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电确认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4850.4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齐荣;鲁静;刘亚建;程晗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F16/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倚雯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认 方法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绿电确认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电用户的目标电力数据,其中,目标电力数据包括关于可再生能源的绿电情况数据和目标用电用户的用电数;获得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上网绿电量和计划交易绿电量、以及目标用电用户的预测绿电使用量、交易结算电量和电表数据;若计划交易绿电量、预测绿电使用量、上网绿电量、交易结算电量和电表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目标用电用户在目标时间段使用的电力均为绿电,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真实准确地确定目标用户的绿电使用情况,且可以利用区块链实现上述绿电确认过程,目标电力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能够确保目标电力数据真实无误,不会被篡改,提高绿电确认的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绿电确认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绿电是发电过程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排放量为零或者趋于零的电能,例如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而产生的电能。与其他发电方式例如火力发电相比,发电过程对于环境的冲击影响较小,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被称为绿色电力。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树立与践行,用电用户纷纷开始使用绿电,通过确定用电用户的绿电使用情况能够确定用户的环保贡献。本申请的申请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绿电与其他电能无法直接通过使用情况、物理属性等进行区分,难以确定用户的绿电使用情况,进一步难以确定用户的环保贡献,现有的绿电确认仅涉及绿电流通中的部分数据,数据不全面,绿电确认结果可信度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电确认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确定目标用电用户使用电力均为绿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绿电确认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电用户的目标电力数据,其中,目标电力数据包括关于可再生能源的绿电情况数据和目标用电用户的用电数据;利用绿电情况数据获得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在目标时间段的上网绿电量和计划交易绿电量、以及目标用电用户在目标时间段的预测绿电使用量,利用用电数据获得目标用电用户在目标时间段的交易结算电量和电表数据;若计划交易绿电量、预测绿电使用量、上网绿电量、交易结算电量和电表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目标用电用户在目标时间段使用的电力均为绿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绿电确认设备,该绿电确认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上述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用以实现上述方法。
在上述方案中,将通过获取目标用电用户的目标电力数据,从目标电力数据中可以确定在目标时间段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计划交易绿电量、上网绿电量以及目标用电用户的预测绿电使用量、交易结算量和电表数据,从而依据上述数据是否符合绿电确认的第一预设条件,若符合,则可以确定目标用电用户在目标时间段内使用纯绿电,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真实准确地确定目标用户的绿电使用情况,且可以利用区块链实现上述绿电确认过程,目标电力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能够确保目标电力数据真实无误,不会被篡改,提高绿电确认的可信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区块链技术的具体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绿电确认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绿电确认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步骤S360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绿电确认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绿电确认方法再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绿电确认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4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