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收放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4808.2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安哲立;郭小雄;叶阳升;邹文浩;付兵先;王志伟;柴金飞;赵鹏;徐湉源;王勇;张金龙;李尧;郭子刚;刘朋;冯雪;黄景宇;贺秀鹏;杜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攀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收放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线缆储存盘、步进电机、线缆导向机构,其中,线缆储存盘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圆弧板和外圆弧板,内圆弧板和外圆弧板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用于存放线缆的线缆腔,线缆腔的内壁直径大于200mm;步进电机设置于内圆弧板内;线缆导向机构包括轴套、连接杆和线缆导向组件,轴套固定套设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线缆导向组件设置于线缆腔的上方,轴套与线缆导向组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本发明公开的线缆收放装置,可在雷达线缆保持完整形态的前提下,实现线缆的释放和回收,使用过程中,线缆不会出现小于200mm的硬折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收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检测中的长硬雷达线缆收放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检测车在对隧道进行检测过程中,车辆以不大于10km/h的速度行驶。隧道检测车的伸缩臂的顶部设置有雷达装置,雷达装置通过雷达电缆与检测用主机相连接。隧道检测车通过伸缩臂举升雷达装置对隧道衬砌的内部结构进行扫描获取信息,再通过雷达电缆将信息传送至与之相连接的检测用主机。为了保证伸缩臂的顶部的雷达装置能够尽可能靠近隧道顶部,雷达电缆的长度通常情况需要满足10至20米。
现有的收放线装置多为转盘式收放线装置,该装置采用了滑环结构将线缆的固定端导线引出至转盘外,以便于整个线缆可以随转盘旋转而不影响电力传输使用。但是由于该转盘式收放线装置采用的滑环结构为机械接触滑动式构造,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滑环虚接、跳动及磨损的问题,且滑环外侧没有屏蔽保护,因此该结构无法使用于弱电信号的传输,仅在动力电传输场合上使用。此外,现有的收放线装置无法满足线缆在两端同时工作且不被损坏的前提下,实现线缆的收放功能,并且该转盘式收放线装置为手动操作,无法自动完成根据特点信号释放和回收线缆。
雷达电缆为多芯弱电信号电缆,带有屏蔽层和磁环,不仅能进行电力传输,还能稳定进行弱电信号传输。隧道检测车的伸缩臂可实现全自动运转,雷达线缆也需要与伸缩臂一并动作,自动实现收放电缆。由于雷达电缆线径较粗、硬度较大、弯折难度大,为了保持信号传输的精准性,不允许长达10至20米的雷达线缆外保护层有任何破损,并要求使用过程中不得出现雷达电缆直径小于200mm的硬性折弯。目前缺乏一种能实现长硬线缆收放装置,且要求该装置在线缆回收和释放过程中不损坏外保护层、不得出现过大的硬性折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收放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目前隧道检测雷达用长硬线缆在回收过程中外保护层易损坏、硬性折弯过大而降低信号传输的精准性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缆收放装置,包括线缆储存盘,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圆弧板和外圆弧板,其中,所述内圆弧板和所述外圆弧板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用于存放线缆的线缆腔,所述线缆腔的内壁直径大于200mm;步进电机,设置于所述内圆弧板内;线缆导向机构,包括轴套、连接杆和线缆导向组件,所述轴套固定套设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线缆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线缆腔的上方,所述轴套与所述线缆导向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外圆弧板的侧面设置有穿线孔,线缆的固定端穿过所述穿线孔固定于所述线缆导向组件上,当所述步进电机工作时,所述线缆导向组件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同时将缠绕的线缆一圈一圈地放置于所述线缆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4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