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沸腾两相强化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04298.9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1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熊思琴;肖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F01P9/04;G06F113/08;G06F119/08;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沸腾 两相 强化 发动机 冷却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沸腾两相强化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发动机二维仿真软件进行计算获得发动机的缸盖和缸体内部热力学边界条件;
将所述热力学边界条件作为输入数据输入到预先配置的所述冷却模型中,其中,所述冷却模型为预先配置好的运算规则,所述运算规则用于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输出数据;
将所述冷却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耦合传热边界条件;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耦合传热边界条件确定所述冷却模型对所述发动机冷却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型使用了气冷和水冷双冷却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学边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缸盖和缸体上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最大温度梯度、最大热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耦合传热边界条件确定所述冷却模型的如下输出参数的至少之一以确定所述冷却模型对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效果:
水套中局部涡流分布、湍流强度、高热负荷区平均流速、换热系数分布、高热负荷区平均换热系数、水套整体压差、水套进出口温差,冷风流场流向、强化翅片周围的空气分布、高热负荷区的空气流速、壁区温度梯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二维仿真软件为avl boost。
6.一种基于沸腾两相强化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采用发动机二维仿真软件进行计算获得发动机的缸盖和缸体内部热力学边界条件;
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热力学边界条件作为输入数据输入到预先配置的所述冷却模型中,其中,所述冷却模型为预先配置好的运算规则,所述运算规则用于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输出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冷却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耦合传热边界条件;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耦合传热边界条件确定所述冷却模型对所述发动机冷却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型使用了气冷和水冷双冷却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学边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缸盖和缸体上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最大温度梯度、最大热应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耦合传热边界条件确定所述冷却模型的如下输出参数的至少之一以确定所述冷却模型对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效果:
水套中局部涡流分布、湍流强度、高热负荷区平均流速、换热系数分布、高热负荷区平均换热系数、水套整体压差、水套进出口温差,冷风流场流向、强化翅片周围的空气分布、高热负荷区的空气流速、壁区温度梯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二维仿真软件为avl boos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42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肾生血抗衰的参草方
- 下一篇:行人警报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