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NN堆叠宽度学习系统的天线仿真设计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04030.5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1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燕;田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2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nn 堆叠 宽度 学习 系统 天线 仿真 设计 优化 方法 | ||
1.基于CNN堆叠宽度学习系统的天线仿真设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天线建模:在电磁仿真软件中初步构建天线的初始结构模型;
S2:数据生成:调用HFSS应用到Matlab的仿真接口,生成一定数量的天线结构参数和响应结果,并在电磁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作为训练CNN-SBLS的测试和训练数据集;
S3:数据预处理:对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进行预处理,选择归一化使数据在相同尺度,得到样本数据X0和标签数据Y0;
S4:生成底层BLS网络的特征节点层:使用CNN对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底层BLS网络的特征节点Z1n,作为底层BLS网络的输入特征节点层,其中n为正整数;
S5:生成底层BLS网络的增强节点层:使用SVD算法从底层BLS网络的特征节点Z1n中提取底层BLS网络的增强节点H1m,生成底层BLS网络的输入增强节点层,其中m为正整数;
S6:训练底层BLS网络:根据底层BLS网络的特征节点层和底层BLS网络的增强节点层构建底层BLS网络的输入层,底层BLS网络的输入层数据为A1=[Zn,Hm],根据岭回归算法计算底层输入层的伪逆矩阵,进一步根据标签数据Y0生成底层BLS网络的连接权重,得到预测标签y1;
S7:生成堆叠BLS网络的特征节点层:将预测标签y1作为下一层SBLS的输入,同时设置第i层堆叠BLS网络的期望输出为期望标签Ui减去底层预测标签yi-1,预测标签y1选择原始BLS网络随机生成权重矩阵获得特征节点层和增强节点层,使用随机生成的权重矩阵对标签数据y1提取特征,并用稀疏自编码进行微调产生堆叠BLS网络的特征节点
S8:生成堆叠BLS网络的增强节点层: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对特征节点进行非线性映射生成底层BLS的增强节点层
S9:训练堆叠BLS网络:根据堆叠BLS网络的特征节点层和堆叠BLS网络的增强节点层组成的输入层数据计作Ai,设置第i层的期望标签为第i层的实际输出为Ui,其中表示前i-1层的实际输出和,根据岭回归计算Ai的逆伪矩阵,相应的连接权重计算公式更新为:
根据残差网络的原理,经过上述堆叠BLS网络的训练可以对输出的残差进行不断的优化,重复训练直到满足系统预设的误差阈值,停止训练并输出精度与最优的样本数据;
S10:验证结果:使用训练好的代理模型输出最优样本数据,在电磁仿真软件中检验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NN堆叠宽度学习系统的天线仿真设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天线的结构参数由激励阵子、引向阵子、和反射阵子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NN堆叠宽度学习系统的天线仿真设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使用CNN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具体包括:构建卷积神经网络,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和池化操作得到相应的特征节点,其中卷积操作可以表示为:
Z(i,j)=∑a∑bX(i-a,j-b)K(a,b);
其中X表示输入样本数据,K(a,b)表示卷积核;
池化操作使用最大池化记录每一个卷积特征点的最大值进行降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40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