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2600.7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刚毅;贾登强;顾海军;李治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 ||
1.微导管,包括管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1)近端的操作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相互贴合的内层(12)和外层(13),所述内层具有通道(11),所述内层(12)和外层(13)之间设置有两个控弯环(3),分别为第一控弯环(31)和第二控弯环(32),所述第一控弯环(31)和第二控弯环(32)沿所述管体(1)的轴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控弯环(31)和第二控弯环(32)均具有近端和远端,其近端均分别固定有控弯丝(30),所述第一控弯环(31)上的控弯丝(30)和第二控弯环(32)上的控弯丝(30)之间呈角度设置,且所述控弯丝(30)的自由端均设置于所述操作部(2)内;所述操作部(2)分别控制所述控弯丝(30)的收紧程度,调整与其对应的所述控弯环(3)的倾斜方向,进而调整所述管体(1)的近端和远端的折弯角度,实现所述管体(1)在三维方向的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弯环(31)和第二控弯环(32)均焊接固定在所述内层(12)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范围为0-3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弯环(3)的近端具有至少两个焊接点(300),所述控弯丝(30)可选择地焊接于任意所述焊接点(3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弯环(3)的近端具有呈90°角设置的四个焊接点(300),所述控弯丝(30)可选择地焊接于所述焊接点(3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弯环(3)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内层(12)的外壁上,并沿所述管体(1)的轴线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2)向外突出设置有限位块(121),所述控弯环(3)在所述限位块(121)限定的范围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21)由内层冲压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2)包括手柄(21),以及用于单独连接并分别控制所述控弯丝(30)的旋钮(22);所述旋钮(22)设置所述手柄(21)上,并沿所述手柄(21)的圆周面方向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2)为金属丝层,所述外层(13)为医用塑料膜层,所述控弯丝(30)为金属丝。
11.微导管,包括管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1)近端的操作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相互贴合的内层(12)和外层(13),所述内层具有通道(11),所述内层(12)和外层(13)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控弯环(3),所述控弯环(3)相互之间沿所述管体(1)的轴线间隔设置;所述控弯环(3)均具有近端和远端,其近端均分别固定有控弯丝(30),相邻的控弯环(3)上的控弯丝(30)之间呈角度设置,且所述控弯丝(30)的自由端均设置于所述操作部(2)内;所述操作部(2)分别控制所述控弯丝(30)的收紧程度,调整与其对应的所述控弯环(3)的倾斜方向,进而调整所述管体(1)的近端和远端的折弯角度,实现所述管体(1)在三维方向的偏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弯环(3)均焊接固定在所述内层(12)的外壁上;或所述控弯环(3)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内层(12)的外壁上,所述内层(12)向外突出设置有限位块(121),所述控弯环(3)在所述限位块(121)限定的范围内沿所述管体(1)的轴线方向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环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26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