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冰箱节能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02445.9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7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孙锐;侯全河;熊静琪;王洪艳;王正萃;龙鹰;许磊;孙佳宁;沈蕴;方树;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成电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杨***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冰箱 节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冰箱节能控制方法,应用于节能控制领域,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有效进行冰箱节能控制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实时获取当地用电量,在用电高峰期对电冰箱的压缩机、风扇转速进行控制,能够在不影响冰箱制冷使用效果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电冰箱的能耗;这样使得在用电高峰时,实现家庭用电的调控,避免出现家庭电路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节能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消费水平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人们对家庭中贮藏食品的主要电器——冰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消费者对家用电冰箱的要求趋于低噪音、高能效、高品质、高容积,市面上的冰箱主要分为直冷冰箱和风冷冰箱两种,其中直冷冰箱通过冷空气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降温达到低温储藏食物的目的,而风冷冰箱通过使用风扇和风门实现强制对流从而实现快速的降温,并且因为强制对流的原因,风冷冰箱间室的温度场均匀性、制冷效果更好。因而风冷冰箱相对于直冷冰箱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常见的风冷冰箱通过变频或定频压缩机带动冰箱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通过节流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从而制造低温的空气,通过控制风机将低温空气强制吹向冷冻室和冷藏室来实现强制对流制冷,通过电机或马达带动风机以一定的转速运行,通过电动风门控制实际进入间室的风量。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要实现转型发展,不仅需要在供给侧提高效率,还要挖掘用户侧的灵活性资源。电冰箱作为24小时连续运转的家用电器,合理优化它的能耗可以实现用户侧的灵活耗电量调整。
现有技术1:CN105509411A,主要通过采集环境温度和蒸发器的过热度协同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和风机转速,达到制冷量、送风量和热负荷匹配的目的;但并没有从主要因素上实现能耗优化。
现有技术2:CN110186248A,基于用户的日程信息来控制冰箱的运转动作、抑制冰箱中的多余的能量消耗,通过服务器来存储用户家庭的日程信息,通过终端装置访问日程安排程序将日程信息发送至日程安排程序;但存在用电高峰期不能实现很好的家庭用电分配策略,如该专利中在用电尖峰时段进入了强冷却模式,加大了能量消耗,然而实际上该时段的电网负荷本就大,用户冰箱全采用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电网负荷过大而造成短暂停电,反而影响使用效果,导致家庭电路故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冰箱节能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当地用电量的时间段,在对应的用电高峰段,进行智能家电的低功耗控制,能有效降低家庭能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冰箱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S1、用户设定用电高峰时间段;
S2、判断当前时间t是否在设定的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3进行工作模式切换;否则保持当前工作模式运行;
S3、电冰箱进入低功耗模式运行。
所述方法基于的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间室温度传感器、触摸显示屏、风门、膨胀阀、风扇、压缩机;所述间室温度传感器、触摸显示屏、风门、膨胀阀、风扇、压缩机分别与主控制器相连。
所述电冰箱进入低功耗模式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A1、通过间室温度传感器采集电冰箱各个间室的温度数据;
A2、将各间室的温度数据与当前工作模式下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若符合当前工作模式的温度要求,则执行步骤A3;否则执行步骤A4;
A3、降低压缩机和风扇的转速,并增大膨胀阀和风门的开度档位;
A4、增大膨胀阀和风门的开度挡位,直到当前间室温度符合当前工作模式的温度要求后,再降低压缩机和风扇转速挡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成电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未经广西成电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2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