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1879.7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4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民;查昊;蒋燕;夏惠铭;杨军;普永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127 | 分类号: | H01P3/127;H01Q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阚梓瑄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缆 | ||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漏缆。所述漏缆包括漏缆本体和包裹所述漏缆本体的护套层;所述漏缆本体包括第一漏缆和第二漏缆,每根漏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嵌套的内导体、绝缘层和开设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所述第一漏缆与第二漏缆彼此排列成轴心方向平行且外导体接触;其中,通过在所述第一漏缆对应的第一外导体上,沿第一漏缆轴向方向开设垂直于所述第一漏缆轴向的垂直槽孔,在所述第二漏缆对应的第二外导体上,沿第二漏缆轴向方向开设倾斜槽孔,使所述漏缆输出正交的双极化电磁波。本公开能减低漏缆安装空间,降低通信缆建设成本,实现稳定的移动通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漏缆。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时代来临,满足高速度的业务不仅可以通过增加带宽的方式,还可以增加信号流数。根据MIMO(multiple-in multiple-out,多进多出技术)要求,系统容量受限于发射与接收天线数量最小一方,例如网络侧为2T/R(发送天线数为2,接收天线数为2,根据天线互易性,即两根天线),则系统容量只能实现两通道的速率,这对5G终端来说是极大的浪费。
在安装空间受限的场景下,例如地铁隧道场景,隧道高度通常不超过5米,在隧道地铁中除了通信缆,还包括警用缆、政务缆、地铁的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Control System,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这些缆线一般都安装在隧道同侧,此时不仅需要考虑通信缆与其他系统缆线的干扰隔离、MIMO间距要求,还需考虑通信缆挂高与车体车窗高度的一致性。相关技术中,采用单根漏缆实现2T/R MIMO特性,该方法是将射频信号从同一根漏缆正向端与反向端同时馈入,然而该方法必须在同一小区且使用不同端口,否则无法实现不同的码流,并且该方法稳定性不高。
基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漏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发明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缆,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通信电缆安装空间有限、MIMO功能落点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漏缆,所述漏缆包括漏缆本体和包裹所述漏缆本体的护套层;所述漏缆本体包括第一漏缆和第二漏缆,每根漏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嵌套的内导体、绝缘层和开设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所述第一漏缆与第二漏缆彼此排列成轴心方向平行且外导体接触;其中,通过在所述第一漏缆对应的第一外导体上,沿第一漏缆轴向方向开设垂直于所述第一漏缆轴向的垂直槽孔,在所述第二漏缆对应的第二外导体上,沿第二漏缆轴向方向开设倾斜槽孔,使所述漏缆输出正交的双极化电磁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槽孔为槽孔周期为P的八字槽,一个周期内开设八个槽孔,第一槽孔与第二槽孔间距为P/4,第三槽孔与第四槽孔间距为P/3,第五槽孔与第六槽孔间距为P/2,第七槽孔与第八槽孔间距为3P/4;其中,所述第一槽孔、第三槽孔、第五槽孔和第七槽孔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槽孔、第四槽孔、第六槽孔和第八槽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槽孔、第三槽孔、第五槽孔和第七槽孔八字形配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导体上的垂直槽孔为等距布置;其中,第一外导体上的垂直槽孔与所述第二外导体上的倾斜槽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槽孔周期P为180~190m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角度为37~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1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湿法炼锌系统锰的方法
- 下一篇:带有安全止挡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