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的浇筑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0257.2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2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斌;张悦;柳春峰;李显奎;刘策;曹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04 | 分类号: | B28B21/04;B28B21/60;B28B21/82;B28B21/90;B28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10006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浇筑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的浇筑方法及装置。浇筑装置至少包括底座、模壳、密封盖和至少两个振动模块。所述底座、所述模壳和所述密封盖共同组成能够使得预制混凝土构件形成公母连接头的密封模具。所述振动模块与所述模壳的内壳至少有一个循环接触点。在混凝土原料进入所述模壳的情况下,所述振动模块能够通过振动所述模壳使得所述混凝土原料振实。在混凝土成型的情况下所述振动模块能够通过振动所述模壳将混凝土构件与模壳粘连的部分震荡开,使得预制混凝土构件顺利脱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的浇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管涵是利用高强钢筋混凝土在工厂预先制成的管道或箱涵,运输至施工工地后能够进行现场吊装和连接。在建筑施工时使用预制混凝土管涵能够避免现场浇筑易受天气环境干扰的问题。随着预制混凝土管涵的大量使用相应地出现了大量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浇筑装置。现有的管涵浇筑装置包括管道浇筑装置和箱涵浇筑装置,即管道和箱涵可以被称作管涵。
例如公开号为CN11214029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方涵制造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作为浇筑方涵的模具机构、用于消除浇筑时产生的气泡的除泡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模具机构的固定机构,所述模具机构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模具机构的下侧设置有所述除泡机构,所述除泡机构与所述模具机构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模具机构铰接。
公开号为CN1118233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层叠式预制混凝土设备管道井浇筑成型模具,包括外模、内模、底模,所述外模、内模、底模共同形成浇注腔,所述外模由多块独立的外边模连接组成,外边模底部通过螺栓与底模紧固连接,所述内模包括多块内边模、角模,所述内边模为平板,在拐角处内边模与内边模之间通过角模连接,所述底模在浇注腔处设有凸块,使得内边模底部低于预制构件的底面,所述内边模底部设有向内侧弯折形成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螺孔并通过螺栓与底模固定,在内边模内壁中上部与底模之间设有斜拉组件,所述斜拉组件可拉动内边模向内侧倾倒从而实现与预制构件分离。
公开号为CN11275746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件浇筑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的之间设有连接筒,连接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位于滑动架的内部,连接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连接筒的下端位于出料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设计有出料管,通过出料管位于安装架与挤压板之间,通过挤压板挤压出料管,可改变出料管截面积大小,可调节混凝土下料速度,通过设计有移动盒,通过移动盒的前后移动,可使得转动桨转动对下落的混凝土进行抹匀。
现有技术虽然已有大量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浇筑设备,但现有设备浇筑出的大多是平齐端口的管涵。平齐端口的预制混凝土管涵在实际安装中存在端口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混凝土管涵端口安装质量是评定混凝土管涵整体安装质量的关键点,混凝土管涵端口安装质量不合格,通水后会发生渗漏情况,进而引发管道沉降,如管涵位于道路下方,还会影响路基质量,从而造成路面沉降,严重影响整个管涵的使用功能及道路的交通安全。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的浇筑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应技术问题。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0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