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器电极装配结构及电容器电极的装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00058.1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2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潘炎尧;汪威;汪成功;胡杰;郑超;张翀;邢照亮;戴熙瀛;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G2/02 | 分类号: | H01G2/02;H01G2/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金宇平 |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电极 装配 结构 方法 | ||
一种电容器电极装配结构及电容器电极的装配方法,所述电容器电极装配结构中,电极与导电平台配合的位置设置成倒置T型结构,导电平台套设在电极上并与电极螺纹连接,导电平台的下表面与电极倒置T型结构处的台阶面相接触。通过导电平台下表面与电极的台阶面的相互抵靠,保证了导电平台和电极的接触面积,尤其增加了导电平台和电极之间的平滑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电平台和电极之间的载流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电极装配结构及电容器电极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大功率变流器的电流越来越大,对于变流器中的主要器件电容器,其引出铜电极载流值要求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电容器引出铜电极多数采用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电极a1和导电平台a2之间的载流面为螺纹接触面,螺纹载流能力限制了导电平台的载流能力。当前,为了提高螺纹连接的导电平台的载流能力,都是采用延长螺纹连接面积,尤其是延长螺纹旋转圈数的方式;但是这种改进方式往往意味着必须增加电容器的体积,并不适合所有的应用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螺纹连接方式限制了电容器中导电平台的载流能力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容器电极装配结构及电容器电极的装配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容器电极装配结构,大大提高了电极和导电平台之间的载流能力。
一种电容器电极装配结构,电极与导电平台配合的位置设置成倒置T型结构,导电平台套设在电极上并与电极螺纹连接,导电平台的下表面与电极倒置T型结构处的台阶面相接触。
优选的,倒置T型结构处的台阶面上设有第一面延展部,导电平台上设有与第一面延展部镶嵌配合的第二面延展部;即第一面延展部和第二面延展部中的一个为与电极中心轴线重合的环形凹槽,另一个为插入所述环形凹槽的凸起结构。
优选的,导电平台的中心轴线和电极的中心轴线重合,以垂直于电极的中心轴线且以中心轴线上的点为端点的方向记作半径方向;所述台阶面在所述半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导电平台在半径方向上的宽度。
优选的,还包括上绝缘定位套、安装面板和下绝缘定位套;电极穿过安装面板,上绝缘定位套和下绝缘定位套均套设在电极外周;上绝缘定位套和下绝缘定位套相连接,以从上下两侧夹持安装面板,并将安装面板与电极隔离。
优选的,电极底端设有用于对下绝缘定位套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绝缘定位套朝向安装面板的一面和/或下绝缘定位套朝向安装面板的一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抵靠安装面板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下绝缘定位套由密封管和套部组成,密封管套设在电极上,套部与密封管连接并位于密封管外周,套部与密封管配合形成围绕在密封管外周的槽结构,上绝缘定位套上设有插入所述槽结构的环形插入部,安装面板的内侧壁抵靠环形插入部。
优选的,密封槽位于环形插入部外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容器电极的装配方法,可用于实现上述的电容器电极装配结构的装配。
一种电容器电极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电极,所述电极上部形成凸台结构,所述电极底部设置限位结构;向电极上套设下绝缘定位套,限位结构从下方抵靠下绝缘定位套以进行限位;
S2、然后再将套设有下绝缘定位套的电极穿过安装面板,安装面板放置在下绝缘定位套上;
S3、向电极上套设上绝缘定位套,上绝缘定位套和下绝缘定位套相互卡合,且上绝缘定位套和下绝缘定位套分别从上下两侧抵靠安装面板;上绝缘定位套配合电极在所述凸台结构的过渡位置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下分割为第一环形区间和第二环形区间,第一环形区间位于电极粗端的外周,第二环形区间位于电极细端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0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