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高强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9250.3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贵玲;柳东明;张明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1D8/00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陈慕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高强 结构钢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热轧高强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及连铸:按设定化学成分冶炼铁水,经高炉铁水冶炼→KR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炉精炼→连铸→铸坯下线缓冷钢水连铸制成连铸坯;
2)热力学相图计算: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对钢的合金体系进行热力学相图计算,获得γ/α相变温度、共析转变温度;
3)粗轧:连铸坯冷装送入加热炉,加热后除磷送入粗连轧机架,控制粗轧温度为1100~1200℃;
4)精轧:控制精轧终轧温度为T1,且T1=(Ar1-60)~(Ar1-20)℃,其中Ar1为γ/α相变温度,单位℃;共进行5~7道次精轧;
5)冷却:轧后采用超快冷+层流冷却模式将钢带快速冷却至卷取温度;
6)卷取:控制卷取温度为T2=(Ar3-150)~(Ar3-100)℃,其中Ar3为共析转变温度,单位℃;卷取后即可得到热轧高强结构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铁水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含C:0.07%~0.11%,Si:0.15%~0.30%,Mn:1.75%~1.90%,P≤0.015%,S≤0.005%,Al:0.015%~0.050%,Nb:0.045%~0.060%,Mo:0.15%~0.24%,Ti:0.10%~0.1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力学计算软件为Thermo-Calc软件,将钢成分输入Thermo-Calc程序中,利用准平衡模式计算得到高强结构钢的准平衡相图,并基于准平衡相图的辅助获得γ/α相变温度、共析转变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连铸坯采用三段式连续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炉的加热段炉温:1210~1270℃,均热段炉温:1200~1270℃,并保温220~320min;连铸坯厚度200~2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粗轧出口温度控制在1020~1060℃,粗轧后中间坯厚度>3倍钢卷成品厚度,粗轧后的中间坯厚度保证精轧压下率≥80%,之后经过保温罩送入精轧机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70~1020℃,轧制速度4~8m/s,精轧后厚度6~9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轧后快速冷却的冷却速率为25~30℃/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热轧高强结构钢的显微组织铁素体的体积分数为95%~100%,晶粒尺寸为10~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92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NSS天线及组合天线
- 下一篇:多强度砂模3D打印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