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物装载卸载一体设备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9142.6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元革;叶泽仁;叶毅;韩化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亿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物 装载 卸载 一体 设备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货物装载卸载一体设备及其应用,涉及货物承运设备技术领域,货物装载卸载一体设备包括载物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载物装置用于装载货物,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安装载物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撑板、两块支撑板和多个固定螺栓,两块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底撑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固定螺栓用于将底撑板和支撑板固定于安装固定装置的载体上;所述载物装置包括载物板,所述载物板通过滑移机构滑动设置于支撑板上;货物装载卸载一体设备用于货物在飞机或火车或货车上的装载和卸载。本申请具有保障货物的装载稳定性及运输稳定性,提高了卸货人员对货物的卸载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货物承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物装载卸载一体设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自重较大的货物会通过诸如飞机、火车、货车等具备封闭式厢体结构的移运设备进行运输。
当货物需要从厢体结构内卸载时,卸货人员大多先通过叉车将货物移运至厢体结构外部,再通过行车将货物吊运至指定地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货物从厢体结构内部向外移运时过于繁琐,降低了卸货人员对货物的卸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货物不便从厢体结构内部向外移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货物装载卸载一体设备及其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货物装载卸载一体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货物装载卸载一体设备,包括载物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载物装置用于装载货物,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安装载物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撑板、两块支撑板和多个固定螺栓,两块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底撑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固定螺栓用于将底撑板和支撑板固定于安装固定装置的载体上;所述载物装置包括载物板,所述载物板通过滑移机构滑动设置于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物板用于承接货物,以保障货物的运输稳定性;当货物需要卸载时,载物板通过滑移机构在支撑板上滑移,使载物板一端位移至载体的车厢外部,进而便于卸货人员调动行车以吊运货物至指定地点;此过程减少了叉车将货车从载体的车厢内搬运至车厢外的步骤,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卸载难度,缩短了货物的卸载时间,提高了卸货人员对货物的卸载效率。
优选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两条侧撑条和多个导向轮;所有所述导向轮间隔设置于两块支撑板相互朝向的侧壁上,两条所述侧撑条分别设置于载物板朝向支撑板的侧壁;每条所述侧撑条朝向支撑板的侧壁设置有滑移通道,所述侧撑条通过滑移通道滑动设置于导向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撑条通过滑移通道套接于导向轮上,使载物板宽度方向侧与支撑板滑动连接,载物板稳定架设于底撑板上方;卸货人员拉动载物板时,载物板可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快速位移,进而以将载物板的一端快速拉动至载体的车厢外部,以便货物实现快速卸载。
优选的,所述侧撑条上插设有卡位螺栓,所述底撑板上设置有供卡位螺栓插接的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螺栓的杆体穿过侧撑条后插接于插接槽内,使得侧撑条快速定位于底撑板上方,限定了侧撑条相对底撑板的位置,进而减少了载物板沿支撑条的长度方向出现自由位移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载物板和底撑板之间设置有限位钢索,所述限位钢索用于限制载物板沿底撑板的长度方向位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有导向轮均位于滑移通道内腔时,限位钢索处于自由拉伸状态,载物板可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滑移;当载物板在底撑板上位移一定距离后,限位钢索处于张紧拉直状态,以减少载物板在底撑板上进一步位移的现象,进而减少了载物板完全脱离底撑板上方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载物板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限位轴、对拉钩和连接钢索;所述限位轴设置于载物板的顶壁上,所述对拉钩设置于限位轴的外缘壁上;所述连接钢索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对拉钩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索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载物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亿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亿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9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