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98256.9 | 申请日: | 2021-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9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施渊吉;于林惠;王晓勇;代云中;杨歆睿;吴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14/16 | 分类号: | C23C14/16;C23C14/06;C23C14/08;C23C14/35;C23C14/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耐磨 采茶 刀片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在采茶刀片基体表面依次为过渡层、氮化物层、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二氧化钛层;所述采茶刀片基体为不锈钢,所述过渡层为Ti层,所述氮化物层为TiAlN层,所述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为纳米银粒子改性TiAlN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50~500nm;所述氮化物层的厚度为100~480nm;所述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的厚度为0.3~3μm;所述二氧化钛层的厚度为0.2~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中,纳米银粒子在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中的原子百分比为15~30%,Ti在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中的原子百分比为23~41%,Al在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中的原子百分比为10~25%,其余为N。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沉积过渡层:通入氩气调节真空度,开启Ti溅射靶,在基体表面溅射沉积形成过渡层;
(2)沉积氮化物层:通入氩气和氮气调节真空度,同时开启Ti溅射靶和Al溅射靶,在过渡层表面溅射沉积形成氮化物层;
(3)沉积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通入氩气和氮气调节真空度,同时开启Ti溅射靶、Al溅射靶和Ag溅射靶,在氮化物层表面溅射沉积形成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
(4)沉积二氧化钛层:通入氩气调节真空度,开启TiO2溅射靶,在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表面溅射沉积形成二氧化钛层,得到沉积涂层的基体;
(5)后处理:将沉积涂层的基体进行真空退火,冷却后,得到采茶刀片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真空度为0.5~0.9Pa,Ti溅射靶的电流为0.8~1.3A,基体的负偏压为210~430V,溅射沉积的时间为10~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真空度为0.5~1Pa,氮气的分压为0.05~0.15Pa,Ti溅射靶的电流为0.4~0.8A,Al溅射靶的电流为0.2~0.6A,过渡层的基体负偏压为210~430V,溅射沉积的时间为7~13min。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真空度为0.5~1.2Pa,氮气的分压为0.05~0.15Pa,Ti溅射靶的电流为0.4~0.8A,Al溅射靶的电流为0.2~0.6A,Ag溅射靶的电流为0.1~0.4A,氮化物层的基体负偏压为210~430V,溅射沉积的时间为60~100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真空度为1.2~1.8Pa,TiO2溅射靶的电流为0.5~1.5A,纳米银粒子改性氮化物层的基体负偏压为200~260V,溅射沉积的时间为40~70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的采茶刀片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真空退火的温度为180~270℃,真空退火的时间为50~9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82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