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闭式叶轮离心泵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97977.8 | 申请日: | 202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金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二元(苏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62;F04D29/043;F04D29/58;F04D29/66;F04D29/04;F04D29/22;F04D29/24;F04D29/42;F04D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张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离心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式叶轮离心泵,涉及循环泵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设备体积大以及叶片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产生间隙漏油的技术问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开有容纳叶轮本体的第一腔体,泵体内还开有用于容纳电机的第二腔体,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二腔体伸入第一腔体内与叶轮本体连接,转轴的轴心沿其轴线开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一端与第二腔体接通,其另一端与第一腔体接通,在第一腔体与电机之间具有预留间隙通道,为了消除原有设备中的因风机产生的噪音,因此选择在电机转轴内开有导流孔,配合第一腔体与电机之间具有预留间隙通道,通过电机带动叶轮本体内的叶轮转动而产生液压差,以其冷却液循环的方式为电机降温,达到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闭式叶轮离心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最普遍应用的类型之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为:电机启动后旋转的叶轮带动泵里的水高速旋转,水进行离心运动,向外甩出并被压入出水管,水被甩出后,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在转轴附近就形成一个低压区,低压区的压强远低于大气压,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底阀从进水管进入离心泵内,冲进来的水在随叶轮高速旋转中又被甩出,并压入出水管,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不断高速旋转,于是水源源不断地从低处被抽到高处,但此种方式较工作效率较低。
但后续在针对制冷、供暖的设备使用的循环泵应用中,为了方便拆装离心泵,因此选择将叶轮与电机分开安装,间接也增大整体的体积,造成后续在使用或转运工作增加麻烦,其次,由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叶片,来满足散热,但是其散热会促使整体设备负载增大,其次对于扇叶降温的产生的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闭式叶轮离心泵。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闭式叶轮离心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开有容纳叶轮本体的第一腔体,泵体内还开有用于容纳电机的第二腔体,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二腔体伸入第一腔体内与叶轮本体连接,转轴的轴心沿其轴线开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一端与第二腔体接通,其另一端与第一腔体接通,在第一腔体与电机之间具有预留间隙通道。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机的转轴的端部设置至少两组叶轮本体。
进一步的,在叶轮本体内具有多个叶片以及固定叶片的底盘,多个叶片的形状均为弧形板,且多个弧形板沿底盘的轴心圆周阵列分布,与之相邻的两叶片之间与底盘构成到导流槽,第一腔体的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入叶轮本体内、并自导流槽流入叶轮本体轴心处,位于导流槽的出水端的底盘中心沿外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相邻导流槽通过凹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电机的转轴上穿插有锥体涡旋叶轮,所述锥体涡旋叶轮与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转轴上穿插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叶轮本体体表,其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锥体涡旋叶轮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检测转轴转速用的磁电转速传感器,所述磁电转速传感器与锥体涡旋叶轮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泵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为半圆弧形结构,且半圆弧形部分紧贴柱状体的泵体体表。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上开有进水口和排水口,且进水口、第一腔体内的叶轮本体构成一个单向导流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二元(苏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二元(苏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7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多级浓缩电解提锂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两方安全比较的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