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警用催泪瓦斯的喷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6301.7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9/04 | 分类号: | F41H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永河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泪瓦斯 喷射 装置 | ||
一种警用催泪瓦斯的喷射装置,包括喷射枪头、控制器、存储罐、活塞、推力单元和端盖,所述存储罐内设有与活塞构成密封活塞配合的中空腔室,所述活塞将中空腔室密封隔绝为用于存储催泪瓦斯的上腔室和用于安装推力单元的下腔室,所述上腔室连接喷射枪头,所述下腔室外端设有与端盖构成盖合配合的开口;所述推力单元固定安装于端盖内侧设有的安装面上,所述推力单元包括升降杆和动力装置,所述可伸缩顶与活塞下端构成顶靠配合,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升降杆,所述动力装置用于控制升降杆的伸缩;所述控制器连接动力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动力装置的启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泪瓦斯喷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警用催泪瓦斯的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警用催泪瓦斯喷射装置均采用将催泪瓦斯设置于高压罐内,在使用时,打开阀门便可以使得高压罐内的催泪瓦斯液体混合高压气体高压喷射而出。首先,由于高压罐内存储的瓦斯液压强度达到了平均4兆帕的程度,不管是肩背式或手持式高压瓶催泪瓦斯驱散器,如果意外坠地或发生碰撞及高温,火灾等及易发生爆炸,一旦发生肯定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一旦发生爆炸产生的危害性极大,后果非常严重。由于瓦斯高压罐的危险性,产品实际的生产车间中各项参数指标非常严格,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成本。瓦斯高压罐在生产之后,需要相应的运输,但是在采用常规的运输方式中,若发生意外交通事故将可能会导致高压罐发生碰撞破裂爆炸,因此危险性极高,必须采用特殊的运输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成本与危险。
瓦斯液体往往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将会长期对铝合金的高压罐内壁的产生腐蚀,进而腐蚀穿透,大大缩短了产品本身的使用寿命,使得现有的高压罐一般存储寿命为3年左右,此外进一步加大了高压罐爆炸的危险性。最后,现有的高压存储方式对于高压罐的材质而言,既需要满足其高压性、又需要同时满足其耐腐蚀性特点,进而提升了相应的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警用催泪瓦斯的喷射装置:
一种警用催泪瓦斯的喷射装置,包括喷射枪头、控制器、存储罐、活塞、推力单元,所述推力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杆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控制器,所述动力装置用于控制升降杆的升降,所述升降杆连接活塞,所述活塞与存储罐内设有的中空腔室构成活塞配合,所述中空腔室连接喷射枪头,所述活塞通过活塞运动从而将中空腔室内的催泪瓦斯从喷射枪头挤压喷出。
优选的,所述活塞将中空腔室密封隔绝为用于存储催泪瓦斯的上腔室和用于安装推力单元的下腔室,所述上腔室连接喷射枪头,所述下腔室外端与设有的端盖构成盖合配合;所述推力单元固定安装于端盖内侧设有的安装面上,所述升降杆与活塞下端构成顶靠配合;所述控制器连接动力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动力装置的启停。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池、液油泵和油箱,所述电池连接液控制器,所述液油泵分别连接电池、油箱、升降杆,用于控制升降杆的升降运动。本申请特别的采用了液压控制方式,可以提供稳定强大的作用压力,从而使得活塞能够稳定可控的移动。
优选的,升降杆设置于安装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活塞下端中心位置构成顶靠配合,所述电池、液油泵、油箱周向分布于升降杆的外侧且安装于安装面上。升降杆设置于安装面的中心位置且顶靠于活塞的中心位置可以有效避免活塞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侧偏移动,提高了上腔室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喷射枪头与存储罐之间设有电子控制阀,所述电子控制阀连接控制器,当控制器启动液油泵时,电子控制阀同时打开,连通上腔室与喷射枪头。所述喷射枪头与存储罐之间还可以增加遥控启停电子阀单元,从而便于远程控制。
优选的,所述喷射枪头与存储罐之间设有电子控制阀,所述电子控制阀连接控制器,当控制器启动液油泵时,电子控制阀同时或延迟1-2秒打开,连通上腔室与喷射枪头。延迟1-2秒可以将期间活塞上升的压力积蓄,从而使得上腔室具有更高的液压,提高催泪瓦斯的喷射效果。
优选的,所述喷射枪头与存储罐之间设有手工阀,所述手工阀用于控制喷射枪头与存储罐的连通与隔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6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目标识别和针引导系统
- 下一篇: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