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楼房的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5296.8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凯 |
主分类号: | B63B75/00 | 分类号: | B63B75/00;B63B77/00;B63B35/44;B63B35/6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张杰 |
地址: | 05301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楼房 建造 方法 | ||
1.一种水上楼房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设置在岸上的船坞(40)的水闸(39)关闭,将船坞(40)内的水抽干;
步骤2,在船坞(40)内建造楼房(10);
步骤3,打开水闸(39),将船坞(40)内部与设置在船坞(40)外的航道(38)连通,使航道(38)内的水进入船坞(40)内部,直到航道(38)内的水面与船坞(40)内的水面平齐;
步骤4,拖船通过航道(38)驶入船坞(40)内并与楼房(10)连接;
步骤5,拖船将楼房(10)升起,使楼房(10)与船坞(40)分离后与拖船一同浮在水中;
步骤6,拖船拖动楼房(10)一同驶出船坞(40),通过航道(38)航行到楼房(10)预定安装的水域,该水域的水底固定设置有桩基;
步骤7,拖船将楼房(10)降下,使楼房(10)落在桩基的顶部,然后将楼房(10)与桩基固定连接;
步骤8,拖船与楼房(10)脱开,将拖船驶离楼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楼房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船包括对称设置在楼房(10)两侧的相互独立的两个船体(2),所述船体(2)和楼房(10)之间设有吊升机构,所述船体(2)内设有水仓,所述船体(2)内还设有用于向水仓内充水或将水仓内的水排出的水泵,所述船体(2)两端分别设置有船头(4)和船尾(1)或所述船体(2)两端均设有船头(4);所述步骤5中拖船将楼房(10)升起的过程为:首先,拖船航行到船坞(10),将船头(4)、船尾(1)和两个船体(2)围在楼房(10)外,或将两个船头(4)和两个船体(2)围在楼房(10)外,然后将船体(2)和楼房(10)通过吊升机构连接,最后通过水泵排出水仓内的水,并操纵吊升机构,给楼房(10)施加向上的提升力,使楼房(10)上浮离开船坞的底板,在浮力的作用下,楼房(10)被升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楼房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船体(2)两端分别设置有船头(4)和船尾(1)时,两个所述船体(2)靠近船头(4)一端分别与船头(4)对应的一侧铰接,两个所述船体(2)靠近船尾(1)的一端分别与船尾(1)对应的一侧承插连接;拖船围在楼房外的过程为:拖船航行到船坞(40)后,使船体(2)均与船尾(1)脱开,将两个船体(2)张开,然后将两个船体(2)围在楼房(10)外,然后将两个船体(2)合上,并使船体(2)均与船尾(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楼房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升机构包括设置船体(2)和楼房(10)之间的间隙内钩尖向下的挂钩(17)、设置在钩尖下方的挂环(20)以及与挂环(20)固定连接的直线滑台(19);所述挂钩(17)与楼房(10)固定连接,所述直线滑台(19)为竖向设置,所述直线滑台(19)的滑座与船体(2)固定连接,所述直线滑台(19)的滑块与挂环(20)固定连接;船体(2)和楼房(10)通过吊升机构的连接过程为:直线滑台(19)带动挂环(20)向上运动,使挂钩(17)均进入到对应的挂环(20)内,从而使船体(2)和楼房(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楼房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升机构包括设置船体(2)和楼房(10)之间的间隙内的吊耳(11)以及固定设置在船体(2)上的卷扬机(16),所述吊耳(11)与楼房(10)固定连接,所述卷扬机(16)的吊绳(13)与吊耳(11)可拆卸连接;所述船体(2)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定滑轮(14),所述船体(2)上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定滑轮(15),所述吊绳(13)一端缠在卷扬机(16)上,所述吊绳(13)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15)和第一定滑轮(14)后通过卸扣(12)与吊耳(11)连接;船体(2)和楼房(10)通过吊升机构连接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吊绳(13)与楼房(10)连接,然后启动卷扬机(16),拉动吊绳(13),使拉绳(13)绷紧,从而使船体(2)和楼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凯,未经陈玉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2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结构及超低振动噪声永磁电机
- 下一篇:果蔬低钠调味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