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传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5085.4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星 |
主分类号: | F16H3/46 | 分类号: | F16H3/46;F16H48/12;F16H48/38;F16H57/023;F16H61/04;F16H6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 传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传动结构,包括第一差速器和第二差速器,第一差速器分别通过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二差速器的两端连接有第三半轴和第四半轴,第四半轴为动力输出轴;第一差速器上设置第一锥齿轮,第三半轴上设置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半轴上设置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第二差速器上设置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第四锥齿轮,第二齿轮和第四锥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本发明中,本变速传送结构具有低速、第一中速、第二中速和高速四种模式;四种模式的切换过程中,动力输出持续连贯,不存在传统变速箱换挡时动力瞬时中断的情况,且换挡平顺,不存在换挡动力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传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的传动比,而传统的变速器一般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存在结构复杂、动力瞬时中断、有换挡冲击、不适合电动机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挡平顺、变速比宽泛、可承受大扭矩的变速传动结构,适用于各类需传动机械,特别适用于电动机驱动机械。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变速传动结构,包括第一差速器和第二差速器,第一差速器分别通过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连接有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第二差速器的两端连接有第三半轴和第四半轴,第四半轴为动力输出轴;
第一差速器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三半轴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第二半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差速器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第二齿轮和第四锥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变速传送结构具有四种模式;当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正向转动时,变速传动结构切换为低速模式;当第一电机正向转动且第二电机停止转动时,切换为第一中速模式;当第一电机停止转动且第二电机正向转动时,切换为第二中速模式;当第一电机正向转动且第二电机反向转动时,切换为高速模式。
四种模式的切换只需要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停、转动方向、输出扭矩大小来切换,没有额外的换挡执行机构,结构简单可靠;且四种模式的切换过程中,动力输出持续连贯,不存在传统变速箱换挡时的动力瞬时中断的情况,且换挡平顺,不存在换挡动力冲击。
进一步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传动比小于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传动比小于1,使得第三半轴齿轮的转速高于第一锥齿轮的转速。
进一步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比、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的传动比均大于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比、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的传动比均大于1,使得第三锥齿轮的转速低于第一齿轮的转速。
进一步地,第一差速器包括第一外壳,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外壳上,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均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壳上;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第一外壳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均与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的转速大小相同且转动方向相反时,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的转速大小相同且转动方向相反,则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均只发生自转,第一外壳不发生转动,第一锥齿轮也不发生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星,未经刘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