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干粉脱硫剂性能测试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93917.9 | 申请日: | 202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芝;李帅帅;何小龙;彭学平;赵琳;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张倩 |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干粉 脱硫 性能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粉脱硫剂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悬浮态加热反应炉和控温仪,悬浮态加热反应炉的上端开设有排烟口,下端开设有进烟口,靠近排烟口处开设有喂料口;连续喂料系统,用于将干粉脱硫剂连续送入喂料口;氮气瓶、氧气瓶、二氧化碳瓶和二氧化硫瓶均分别通过独立的进气管与混气瓶的进气口连通,且每个进气管上均设置有质量流量计,混气瓶与进烟口连通,排烟口与烟气分析仪的进口连通。本发明通过连续喂料系统将干粉脱硫剂连续送入喂料口,在悬浮态加热反应炉内上升的模拟烟气持续且均匀的与干粉脱硫剂进行反应,使模拟烟气经烟气分析仪持续检测的脱硫指数更为准确,对干粉脱硫剂性能的测评更为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和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干粉脱硫剂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烟气的排放量日益增加,而工业烟气中含有H2S、硫醇、SO2等污染物,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烟气排放标准日趋严格,超低排放成为全社会一致努力的目标。
为了满足烟气超低排放的要求,烟气排放前必须经过严格、高效的脱硫处理,目前普遍使用的脱硫方法包括氨法、石灰石-石膏法、半干法、旋转喷雾干燥吸收法、活性炭法、干法、湿法等。其中干法脱硫主要通过干粉脱硫剂对烟气进行脱硫,因此干粉脱硫剂的性能直接影响脱硫效果。
现有的对干粉脱硫剂性能检测的装置均是一次性向反应炉中倒入一定量的干粉脱硫剂,然后对反应炉排出的烟气进行检测,以此来测试干粉脱硫剂的性能,但此种检测装置无法持续对干粉脱硫剂进行测评,因此得到的数据结果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干粉脱硫剂性能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装置无法持续对干粉脱硫剂进行测评,导致测评的数据结果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干粉脱硫剂性能测试系统,包括:
反应系统,所述反应系统包括悬浮态加热反应炉和控温仪,所述悬浮态加热反应炉与控温仪电连接,所述悬浮态加热反应炉的上端开设有排烟口,下端开设有进烟口,靠近所述排烟口处开设有喂料口;
连续喂料系统,用于将干粉脱硫剂连续送入所述喂料口;
配气系统,所述配气系统包括氮气瓶、氧气瓶、二氧化碳瓶、二氧化硫瓶和混气瓶,所述氮气瓶、氧气瓶、二氧化碳瓶和二氧化硫瓶分别通过独立的进气管与所述混气瓶的进气口连通,且每个所述进气管上均设置有质量流量计,所述混气瓶的出气口通过输送管与所述进烟口连通,且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烟气分析仪,所述排烟口与所述烟气分析仪的进口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续喂料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和用于盛放干粉脱硫剂的料仓;所述螺旋输送机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料仓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处,且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喂料口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续喂料系统还包括喂料斗,所述出料口通过所述喂料斗与所述喂料口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机壳、驱动机构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具有转轴,所述螺旋叶片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靠近两端的部位分别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轴承对应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机壳的顶部侧壁开设有所述进料口,所述机壳的底部侧壁开设有所述出料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续喂料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转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转轴线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的范围为0-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用于清除所述悬浮态加热反应炉内的干粉脱硫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3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