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建筑肌理的长距离电能配送系统及电流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9781.4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5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胜;陈邓伟;钱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大中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725 | 分类号: | H05B45/37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志明;郝传鑫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建筑 肌理 长距离 电能 配送 系统 电流 计算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融合建筑肌理的长距离电能配送系统及电流计算方法,涉及照明工程领域。该系统包括:开关电源模组;若干组与开关电源模组连接的灯具模组,所有所述灯具模组并联;所述灯具模组包括稳压输出模块以及发光模块,所述稳压输出模块与开关电源模组连接,所述发光模块与稳压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模组的输出电压高于发光模块的驱动电压。本申请解决了灯光系统安装时与建筑结构设计之间存在的矛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融合建筑肌理的长距离电能配送系统及电流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设计工艺的发展,建筑不仅仅限于居住,还常常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意义,建筑的内心是抽象的又是意象的,很难用某种比较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景观照明设计就是要抓住这一点,利用“弦外之音”的手段外化建筑的内在抽象的情感。灯光系统作为立面组成的一部分,与幕墙系统结合设计,既解决了建筑外立面的夜间景观照明,又不影响白天建筑物的艺术效果。
现有的安装在建筑外墙的灯光系统包括供电线、并联于供电线的LED灯具以及设于供电线上给LED灯具供电并控制灯具的控制装置,在每一层。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灯具主要分布在建筑外墙立面,在传统的系统设计中,为了在便于实施的电缆线径范围内把电压损耗影响降到最低,需要把外墙灯光系统的供电设备安装在室内靠近灯具的位置,且每层楼都需要安装这样的灯光系统供电设备。这样的布局,通常需要大量从室内到室外的穿线,影响建筑外墙的实施、维护效率、成本以及安全性。
2、建筑建设初期,一般在外墙预先预留好安装灯光系统的穿线孔以及安装灯光系统供电设备的空间,而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灯光系统的安装需要根据建筑肌理做出一定的适应性调整,预先预留的穿线孔以及安装控制装置的空间的位置需要调整,这样对幕墙的加工、交叉施工、线孔防水都带了较大的工作量和不确定性;在灯光系统安装完成之后,若是需要对灯光系统进行调整,则需要重新穿孔,而现有建筑在建设完成后不便于随意穿孔;
3、于每一层安装控制灯具的灯光系统供电设备,对于高层建筑,设于其外的灯光系统供电设备需要设置等于其灯光系统安装层数的数量,若是其中一个或几个灯光系统供电设备损坏,将导致灯光系统不可正常使用,灯光系统的可靠性较低;
4、过于分散的设备、布线,不利于统一管理,分散性布局对于大型灯光系统的调试也带来不便,在灯光系统投入使用前,测试人员对于灯光系统进行测试时,需要对每一层的灯具进行测试,而对于一栋高层建筑,通常每一层是不同的公司的办公场所,每次进入检修均需要提前进行预约,协调安排时间,导致测试人员单次工作连续性差、操作繁琐,对于日后物业的维护、维修也带来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建筑肌理的长距离电能配送系统及电流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灯光系统安装时与建筑结构设计之间存在的矛盾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内容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建筑肌理的长距离电能配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开关电源模组;
若干组与开关电源模组连接的灯具模组,所有所述灯具模组并联;
所述灯具模组包括稳压输出模块以及发光模块,所述稳压输出模块与开关电源模组连接,所述发光模块与稳压输出模块连接;
所述开关电源模组的输出电压高于发光模块的驱动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大中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大中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9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