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88096.X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7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章文文;梁忠旭;路新华;李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深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12/12;C08G18/76;C08G18/69;C08K7/28;C08K7/24;C08K7/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静 |
| 地址: | 3113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复合 柔性 浮力 材料 | ||
1.一种聚氨酯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份组成:乙烯基甲苯和端羟基聚丁二烯一共100份,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5-20份,空心微珠30-110份,交联剂2-5份,过氧化物引发剂2-5份,偶联剂1-5份,分散剂1-5份,短纤维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质量份数为15-35份,所述的乙烯基甲苯质量份数为65-8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微珠为玻璃空心微珠或陶瓷空心微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优选为三烯丙基异氰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纤维优选惰性的玻璃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分子量在1000-40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分子量在300-2000内的不饱和多元羧酸酯聚合物与有机硅氧烷共聚物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柔性浮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密度为0.35-0.65g/cm3之间,耐静水压强度为6-60Mpa;所述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为104-160%,拉伸强度为9-17MPa,单轴压缩强度为13.5-82.5MPa,冲击强度为5-12.3kJ/m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柔性浮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材料选择:根据复合柔性浮力材料使用的目标深度及用途,选择合适比例的端羟基聚丁二烯及乙烯基甲苯,并选择合适密度及耐静水压强度的空心微珠,计算空心微珠的添加份数。
步骤(2)液态物料预混合:将称好重量的端羟基聚丁二烯,乙烯基甲苯,偶联剂,分散剂,过氧化物引发剂,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加入真空反应釜,充分搅拌分散,搅拌过程确保真空度在-0.09MPa以上;
步骤(3)固液物料充分共混:降下反应釜,将称好重量的空心微珠,短纤维,交联剂倒入预混完毕的物料里,重新将真空度升至-0.09MPa以上,充分搅拌混合。
步骤(4)注入模具:根据浮力材料形状选择好模具,模具内部预先喷涂橡胶脱模剂,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导入冷却的模具内;
步骤(5)震动消泡:将盛有物料的模具置于震动台面,机械振动1h后取下;
步骤(6)将物料连同模具置于硫化机内,加压加热至50℃保持4h,随后升温至90℃保持12h后取下,室温下静置待物料彻底冷却脱膜,即得到所需形状的柔性耐压浮力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深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深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80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