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补热式暖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7484.6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梅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19/01;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钢铁企业 余热 回收 利用 技术 补热式 暖风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热式暖风机,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补热式暖风机,包括有分隔导气箱、排气框、分隔滤网、8型管、单向阀等;分隔导气箱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框,分隔导气箱上设置有分隔滤网,分隔导气箱内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连接有三8型管,8型管上设置有两单向阀。通过8型管的作用,8型管将高温烟气中的余热吸收,使得8型管内部的导热液被加热产生水蒸汽,使得水蒸汽中的热量传递至8型管上方,8型管将热量传递至分隔导气箱上方的空气中,从而产生暖风对居民供应,实现对钢铁企业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热式暖风机,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补热式暖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对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更加关注,因此节能减排成为国家重点考察项目,钢铁企业排出的烟气中热含量大,钢铁企业各单元生产过程中均有烟气产生,污染源分布极广,从原料准备到钢材出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产生烟气的可能,因此回收余热的潜在效益很高。
现有技术中,高温烟气的余热可以通过热能回收装置转换为蒸汽、炼焦、炼钢、炼铁过程中产生的煤气,而这成为了钢铁企业的主要燃料,但煤气不可对外供应使用,且煤气燃烧时会产生微小灰粒随废气排出,形成固体颗粒污染物,依旧会造成大气污染,而现有的热能回收装置不具备将高温烟气的余热转换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回收高温烟气的余热并将其转换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暖风、能够控制暖风温度处于一定的区间值的基于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补热式暖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热能回收装置只能够利用高温烟气的余热转换成煤气、煤气燃烧时依旧会将固体颗粒污染物排放至大气层中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补热式暖风机,包括有分隔导气箱、排气框、分隔滤网、8型管、单向阀、旋转驱动部件和挡气部件,排气框,分隔导气箱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框:
分隔滤网,分隔导气箱上设置有分隔滤网,分隔滤网用于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8型管,分隔导气箱内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连接有三8型管,8型管内部用于存储循环导热液,导热液用于将温度传导至8型管上方;
单向阀,8型管上设置有两单向阀;
旋转驱动部件,分隔导气箱上设置有旋转驱动部件,旋转驱动部件用于为设备提供驱动动力;
挡气部件,分隔导气箱上设置有挡气部件,挡气部件用于对暖风进行导向。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旋转驱动部件包括有第一旋转轴、皮带轮、第二旋转轴、平皮带、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分隔导气箱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皮带轮,第二旋转轴转动式连接于分隔导气箱上,第二旋转轴上同样设置有皮带轮,两皮带轮之间传动式连接有平皮带,平皮带穿过排气框,第二旋转轴一端固接有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固接于第一旋转轴一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挡气部件包括有固定导向座、第一活动推杆架、第一拉伸弹簧、凸轮、支撑轴、带锥形孔挡板和开槽摆杆,固定导向座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连接于分隔导气箱顶面,固定导向座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推杆架,第一活动推杆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伸弹簧,第一拉伸弹簧一端与固定导向座固接,第一旋转轴另一端焊接有凸轮,凸轮与第一活动推杆架相互接触,分隔导气箱上转动式连接有两支撑轴,支撑轴上固接有带锥形孔挡板,支撑轴顶端焊接有开槽摆杆,两开槽摆杆与第一活动推杆架限位配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带锥形孔挡板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出气孔,带锥形孔挡板对暖风进行阻挡的同时能够使其从出气孔中流出,保证大部分暖风能够停留在带锥形孔挡板一侧,使得暖风被充分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梅,未经张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7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泵及其动力传递组件
- 下一篇:扬尘抑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