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及其连续生产复合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6825.8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7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俞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亚军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F16L11/127;B29D2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匠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44 | 代理人: | 何华志 |
地址: | 317199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层 橡胶 外层 塑料 输油管 及其 连续生产 复合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及其连续生产工艺,依次按照以下步骤:a: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制作橡胶内层;b: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将线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或将线编织在橡胶内层外侧;c:利用连续生产装置挤出塑料外层,实现连续生产,可以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长度要求随定,无浪费,更节能节约成本,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少,废气排放少,工装少,成本更低,无污水污油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油、柴油等输油管领域,特别地,涉及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连续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汽油、柴油输送,通常采用橡胶输油管,根据输送压力不同,通常分为低压橡胶输油管、中压橡胶输油管和高压橡胶输油管,低压橡胶输油管和中压橡胶输油管一般为三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橡胶层、涤纶缠绕层(或涤纶编织层)和外橡胶层,而高压橡胶输油管一般有3至5层,分别为:第一种是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橡胶层、金属丝编织层、外橡胶层;第二种是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橡胶层、涤纶缠绕层(或涤纶编织层)、金属丝编织层和外橡胶层;第三种是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橡胶层、涤纶缠绕层(涤纶编织层)、中橡胶层、金属丝编织层和外橡胶层。针对上述输油管,对于中低压橡胶管,传统的工艺,1:采用先制作芯棒,芯棒有长度局限,一般为50-100米,2:在芯棒上外侧挤出橡胶(生胶)内层,3:在缠绕机上缠绕(对于中压橡胶管,在编织机上编织),4:再在缠绕层(编织层)挤出橡胶(生胶)外层,收卷5:脱芯棒(利用高压水柱冲出芯棒,芯棒中含有大量油污),6:然后在切段,盘在碟型盘上呈蚊香状(上述设计防止管壁与管壁之间硫化过程中黏连),再在蒸汽硫化成型,得到最终产品。对于高压橡胶管,传统的工艺,1:采用先制作芯棒,芯棒有长度局限,一般为50-100米,2:在芯棒上外侧挤出橡胶(生胶)内层,3:在缠绕机上缠绕,4:再在缠绕层(编织层)挤出橡胶(生胶)中层,5:再编织金属丝编织层,6:再金属丝编织层外侧挤出橡胶(生胶)外层,收卷,7:脱芯棒(利用高压水柱冲出芯棒,芯棒中含有大量油污),8:然后在切段,盘在碟型盘上,再在蒸汽硫化成型,得到最终产品;根据不同型号的产品,可以省略上述步骤3和步骤4,或者省略上述步骤4。因此对于传统工艺具有以下缺陷:1:需要制作芯棒,芯棒磨损、损坏都要重新制作,成本高,芯棒长度固定,比较局限,如客户需要4*16米的输油管,选取70米的芯棒,多余的6米(包括材料、人工和设备损耗)就浪费了。2:芯棒上具有大量润滑油,后期脱芯棒需要大量水,以及产生大量污水,成本高、污染大。3:传统工艺工序多,人工成本高。4:采用蒸汽硫化,能源消耗高,产生废气,污染环境。
因此,现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010029287.6、专利名称为一种仿橡胶质感塑料软管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将上述塑料颗粒投入挤管机,挤出得到内层;利用缠绕机,将涤纶编织线缠绕在内层外侧;挤管机挤出外层,得到塑料软管;公开了内外层均采用塑料制成的管子,其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输送,但是塑料耐油性能差,抗静电性能差,虽然现在有在pvc中加抗静电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抗静电剂最后也会失效,存在安全隐患,用在汽油、柴油等输送领域,不会被客户接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及其连续生产工艺,以达到能够简化工艺、节约人工、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橡胶内层、缠绕层和塑料外层。
进一步,所述的缠绕层为编织层或金属丝编织层。
进一步,所述的橡胶内层与编织层之间设有导静电线,导静电线呈直线状、呈“S”形状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呈“弹簧”形状缠绕在橡胶内层外层或呈网状交叉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
进一步,所述的缠绕层或编织层和塑料外层之间设有金属丝编织层。
进一步,所述的塑料外层由内而外依次设有金属丝编织层和塑料保护层。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连续生产复合工艺,依次按照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亚军,未经俞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6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