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程领域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6760.7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6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和信安华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10/10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工程 领域 供应 金融风险 评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程领域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系统,涉及金融风险评估技术领域,解决了由于信息分散未整合,难以控制放款风险,导致融资放款批复时间过长的问题;包括供应链金融平台、风险评估模块和融资放贷模块;用户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向供应链金融平台发送融资请求,供应链金融平台接收到融资请求后,验证对应用户身份,判断融资请求是否合法;若融资请求合法,则风险评估模块用于根据融资请求内容结合客户等级模型进行风险系数评估,得到融资请求的处理序表;融资放贷模块用于按照风险评估模块反馈的序列位置对融资请求进行审核批复,有效控制放款风险,缩短融资请求的批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使得资产流转率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程领域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供应链金融scf(supplychainfinance)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企业层面);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的企业,依托高信用优势广开门路获得廉价资金,向产业链下游各级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以构建更紧密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现有供应链金融中,赊销已成为交易的主流方式,然而现有的供应链金融资产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低,数据的真实性不高且容易被篡改,同时融资风险无法控制;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各类信息分散保存在各个参与方的系统中,整个供应链信息不透明、不流通,供应链各个参与主体很可能只对直接的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有一定了解;信息分散未整合的现状给资金端评估企业信用、确认贸易背景的真实有效性、控制放款风险带来了困难;并且鉴于跨行业的风险评估效率较低,导致融资放款批复时间过长,难以使小企业提高资产流转率,抓住发展机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程领域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系统,解决了由于信息分散未整合,难以控制放款风险,导致融资放款批复时间过长,无法使资产流转率最大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程领域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系统,包括供应链金融平台、风险评估模块以及融资放贷模块;
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用户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向供应链金融平台发送获取融资贷款的融资请求,所述供应链金融平台接收到融资请求后,验证对应用户身份,判断该融资请求是否合法;
若该融资请求合法,则供应链金融平台解析融资请求内容;所述风险评估模块用于根据融资请求内容结合客户等级模型进行风险系数评估,将融资请求按照风险系数由小到大进行排序,得到融资请求的处理序表;
所述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反馈该融资请求在处理序表所处的序列位置至融资放贷模块;所述融资放贷模块用于按照风险评估模块反馈的序列位置对该融资请求进行审核批复。
进一步地,所述风险系数的具体评估步骤为:
获取融资请求内容,将当前融资金额标记为Qs;将当前融资周期标记为Ts;获取用户的融资行为数据代入客户等级模型,得到对应的客户等级,根据客户等级将对应的等级值标记为D1;
结合大数据分析,通过当前融资金额和历史融资金额进行金额偏值评估,通过当前融资周期和历史融资周期进行周期偏值评估;
利用公式FX=(Qs×Qc×g2+Ts×Tc×g3)/(D1×g1)计算得到风险系数FX,其中g1、g2、g3均为系数因子;Qc为金额偏值,Tc为周期偏值。
进一步地,判断融资请求是否合法,具体包括:
供应链金融平台接收到融资请求后,通过信息交互渠道获取对应用户的征信记录和融资记录;根据征信记录和融资记录分析得到逾期数据;
根据逾期数据对用户的逾期系数进行评估,若逾期系数大于预设逾期阈值,则判定融资请求不合法;若逾期系数≤预设逾期阈值,则根据用户的融资记录作进一步验证;获取用户目前未结清的融资记录,对用户的融资系数进行评估;若融资系数大于预设融资阈值,则判定融资请求合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和信安华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和信安华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6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