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家居场景编排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5425.5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7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家居 场景 编排 方法 终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场景编排方法及终端,涉及终端领域,解决了场景编排的操作步骤非常复杂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之后,响应第一操作,并向服务器请求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在电子设备接收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之后,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生成控制规则,控制规则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家居设备。从而,以便于电子设备接收到开启智能家居场景的第二操作之后,电子设备响应第二操作,根据控制规则控述智能家居设备进入与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3月4日、申请号为201910160998.4、发明名称为“智能家居场景编排方法及终端”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家居场景编排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家居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户可以在终端上安装与智能家居相关的手机软件(Application,APP),通过操作终端上的APP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当然用户也可以操作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为了满足用户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智能家居设备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终端上的APP创建一键场景。创建一键场景的过程可以称为场景编排。随后,用户一键操作终端上的APP,就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智能家居设备。
但是,在编排场景的过程中,用户需要手动逐个添加需要管理的智能家居设备,再选择每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对于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操作至少需要两步。如果用户需要创建管理多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场景,就需要更多次操作,因此,场景编排的操作步骤非常复杂,导致用户体验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家居场景编排方法及终端,解决了场景编排的操作步骤非常复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场景编排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之后,响应第一操作,向服务器请求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在电子设备接收到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之后,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生成控制规则,控制规则用于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从而,生成智能家居场景。在电子设备接收到开启智能家居场景的第二操作之后,电子设备响应第二操作,可以根据控制规则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进入与状态信息对应的状态。
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家居场景编排方法,用户可以一键编排场景,不需要逐个添加场景编排的设备,减少操作步骤。同时也方便用户保存当前智能家居设备的最佳状态,在以后可以一键恢复智能家居设备的最佳状态。例如,用户在一天起床后,可能开启智能豆浆机的五谷豆浆功能,开启智能音响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以及开启智能卧室灯。若用户觉得这些智能家居的状态已达到自己最想要的状态,可以一键获取这些智能家居的状态,并编排为场景。场景的名称可以由用户输入,也可以自动生成。示例性的,场景的名称为起床场景。用户在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可以一键点击起床场景,恢复智能豆浆机、智能音响和智能卧室灯的最佳状态,即用户在前一天所编排的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服务器请求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请求与电子设备登录的用户账户关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具体的,所述与用户名关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为与用户名关联的所有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操作之前,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接收开始操作;电子设备响应开始操作,开始记录用户操作的智能家居设备。在电子设备记录了用户操作过的智能家居设备之后,所述向服务器请求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用户操作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标识,请求与标识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服务器请求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还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智能家居设备的类型标识,请求与智能家居设备的类型标识关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5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