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双层协同优化投资决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3612.X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樊晓伟;何永胜;陈咏涛;肖剑锋;王瑞妙;朱小军;姚龙;杨海峰;张友强;赵小娟;乐昕怡;赵鹏程;郭晶晶;周泊存;蒋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00;G06Q10/04;G06Q40/06;G06Q50/06;G06N3/00;G06N7/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东东 |
地址: | 4000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分布式 双层 协同 优化 投资决策 方法 | ||
1.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双层协同优化投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基于光伏电站历史发电功率数据集和用电负荷历史数据集,采用K中心点聚类算法提取光伏出力典型场景和用电负荷典型场景;
步骤B、构建光伏、负荷联合时序场景;
步骤C、根据光伏、负荷联合时序场景发生概率,采用改进粒子群模拟退火算法,确定分布式光伏安装位置和容量;
步骤D、以光伏综合出力最大化为目标函数,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取步骤C中分布式光伏的最大出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双层协同优化投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采用K中心点聚类算法提取光伏出力典型场景和用电负荷典型场景,包括:
A1、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计算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同日期发电功率曲线之间的距离,构建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同日期发电功率曲线之间的距离矩阵;
A2、以轮廓系数最优为目标,采用K中心点聚类算法开展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同日期发电功率曲线聚类分析,选择各个簇中心点作为光伏出力典型场景;
A3、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计算用电负荷不同日期负荷曲线之间的距离,构建负荷不同日期负荷曲线之间的距离矩阵;
A4、以轮廓系数最优为目标,采用K中心点聚类算法开展各类型负荷不同日期负荷曲线聚类分析,选择各个簇中心点作为用电负荷典型场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双层协同优化投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构建光伏、负荷联合时序场景,包括:
B1、计算每个光伏出力典型场景和用电负荷典型场景的发生概率;
B2、构建光伏、负荷联合时序场景,计算每个场景的发生概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双层协同优化投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1、计算每个光伏出力典型场景和用电负荷典型场景的发生概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gi为第i个光伏出力典型场景发生概率,|Cgi|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功率曲线第i个聚类簇样本数量,Ng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功率曲线数量,Plj为第j个用电负荷典型场景发生概率,|Clj|为负荷曲线第j个聚类簇样本数量,Nl为负荷曲线数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双层协同优化投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2、构建光伏、负荷联合时序场景,计算每个场景的发生概率,计算公式如下:
Pgi×li=Pgi×Plj,
其中,Pgi×lj为第i个光伏出力典型场景和j个用电负荷典型场景联合时序场景发生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36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