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误夹提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3595.X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4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南;李洋;刘爱民;陈飞;李建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提醒 系统 | ||
1.一种车门误夹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误夹传感器(1)、车身控制器(2)、车载终端(5)和仪表盘(3),
所述误夹传感器(1)用于检测车门处是否发生误夹,在检测到发生误夹时,发送误夹信号到所述车身控制器(2);
所述车身控制器(2)用于接收到所述误夹信号且检测到车门关闭时,发送误夹提示信号到所述仪表盘(3);
所述仪表盘(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误夹提示信号时进行提示;
所述误夹传感器(1)包括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的红外发光组件(11)和红外接收组件(12),所述误夹传感器(1)安装在车辆门槛压条(4)下,所述车辆门槛压条(4)在所述误夹传感器(1)上方处具有透光区域(41),所述透光区域(41)用于透过所述误夹传感器(1)发出或接收的光线,所述红外接收组件(12)用于接收被车门误夹的物体反射的红外光线;
所述误夹传感器(1)安装于主驾侧门槛压条下方、副驾侧门槛压条下方、后排左侧门槛压条下方和后排右侧门槛压条下方;
所述车载终端(5)提供主驾侧衣物材质选择选项、副驾侧衣物材质选择选项、后排左侧衣物材质选择选项和后排右侧衣物材质选择选项,当接收针对目标座位的目标衣物材质选择指令时,将所述目标衣物材质对应的光强值均值作为所述目标座位对应的光强阈值,所述目标座位为主驾侧、副驾侧、后排左侧和后排右侧座位中至少一个;
所述目标座位的所述误夹传感器(1)在判断所述红外接收组件(12)接收到的光强值大于等于所述光强阈值时输出所述误夹信号,当判断所述红外接收组件(12)接收到的光强值小于所述光强阈值时输出非误夹信号;
其中,不同衣物材质对应的光强阈值通过以下过程标定得到:对不同材质的衣物中每一种材质的衣物,重复多次获取衣物在红外发光组件(11)和红外接收组件(12)上方第一距离处时,所述红外接收组件(12)接收到的光强值大小,获取光强值的平均值作为衣物对应的光强阈值,所述第一距离等于车门下部与车辆门槛之间的距离;
所述误夹传感器(1)还包括透镜组件(13),所述透镜组件(13)设置于所述车辆门槛压条(4)的透光区域(41)下方,且位于所述红外发光组件(11)和所述红外接收组件(12)上方;
所述透镜组件(13)用于将所述红外发光组件(11)发出的红外光整理成特定角度,在所述特定角度下当车门没有误夹衣物时,所述红外发光组件(11)发出的光线被全部散射掉,而不会经过所述透镜组件(13)被所述红外接收组件(12)检测到;还用于将被车门误夹的物体反射的红外光线汇聚后透射至所述红外接收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误夹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5)上显示误夹提醒功能的开关控件,所述开关控件的显示状态用于指示误夹传感器(1)的工作状态,
所述车载终端(5)用于在检测到对所述开关控件的触发操作时,向所述车身控制器(2)发送切换控制信号;
所述车身控制器(2)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切换控制信号时,切换所述误夹传感器(1)的工作状态,并发送反馈信号给所述车载终端(5);
所述车载终端(5)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更新所述误夹提醒功能的开关控件的显示状态,所述开关控件的显示状态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误夹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5)上显示主驾侧误夹提醒功能的开关控件、副驾侧误夹提醒功能的开关控件、后排左侧误夹提醒功能的开关控件和后排右侧误夹提醒功能的开关控件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误夹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盘(3)进行提示包括发出提示声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误夹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控制器(2)在车辆初次上电后或车辆断开电池重新上电后,控制所述误夹传感器(1)进入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误夹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控制器(2)记忆每次车辆断电前所述误夹提醒功能的开关控件的显示状态,在车辆下次上电后,根据上一次车辆断电前所述误夹提醒功能的开关控件的显示状态,控制所述误夹传感器(1)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35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