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82354.3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冬冬;汪鑫鹏;施宇航;张文璞;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F42D1/08;F42D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剂 静态 破碎 剂浆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的制备方法,制备粒径为0.3~0.5mm的相变储水微胶囊;将包裹所需用水量的相变储水微胶囊和静态破碎剂粉末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倒入所需的钻孔内;使用热传导封孔装置将钻孔封住;使用温控系统激活热传导封孔装置,即可激活钻孔内部的相变储水微胶囊释放出其内部的水分,从而在钻孔内制备出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态破碎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是一种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静态破碎剂又称无声破碎剂,是一种以氧化钙为主要材料,同时掺入适量外加剂制成的具有高膨胀性能的粉末状材料,与水拌和后形成静态破碎剂浆体,然后灌注到钻孔中,当膨胀产生的拉应力超过被破碎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能够产生拉裂纹。静态破碎技术主要应用在岩石开采切割、混凝土建筑物的拆除破碎、煤层增透等工程领域,具有具有无有害气体、无噪音、无公害等优点。
静态破碎施工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钻孔、拌浆、灌浆、封孔等四个步骤。在进行以上步骤之前,需要首先测试静态破碎剂的工作性能,主要包括膨胀压测试和流动性测试两个方面,其中水剂比(水与静态破碎剂的质量比)是影响静态破碎剂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当水剂比在0.2~0.4之间时,随着水剂比的增加,静态破碎剂浆体的膨胀压力逐渐减小,而静态破碎剂浆体的流动性逐渐变好,即水剂比较低时,静态破碎剂浆体具有较大的膨胀压力,但浆体流动性较差,造成施工时不易灌注;水剂比较高时,静态破碎剂流动性好,易于施工,但会降低膨胀压力,因此,现场多采用的水剂比范围为0.3~0.35,可以在膨胀压力降幅不大的前提下满足流动性的需求。
在某些静态破碎工程中,需要静态破碎剂具有较高的膨胀压力,才能够保证被破碎体达到破碎要求,此时,就需要使用低水剂比(0.2~0.25)进行拌浆,然而,目前拌浆的方法会导致浆体的流动性较差,施工时灌注非常困难,鉴于此,需要发明一种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的制备方法,以实现在钻孔内形成具备高膨胀压的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在钻孔内形成具备高膨胀压的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的目的。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粒径为0.3~0.5mm的相变储水微胶囊;
第二步,按照设计的水剂比,将包裹所需用水量的相变储水微胶囊和静态破碎剂粉末均匀混合,然后将相变储水微胶囊和静态破碎剂粉末的混合物倒入所需的钻孔内;
第三步,使用热传导封孔装置将钻孔封住,每个钻孔顶部的热传导封孔装置都与温控系统相连;
第四步,使用温控系统激活热传导封孔装置,即可激活钻孔内部的相变储水微胶囊释放出其内部的水分,从而在钻孔内制备出低水剂比静态破碎剂浆体。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相变储水微胶囊的相变封装材料为低温石蜡;所述的热传导封孔装置的制作材料为纯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