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内部巷道围岩的防大变形支撑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82327.6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艾纯明;许国栋;孟思彤;陈可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内部 巷道 围岩 变形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内部巷道围岩的防大变形支撑装置,包括钢筋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弧形板、梯形板和支撑模块,所述弧形板的上端弧形均匀连接有若干连接套,钢筋穿插在连接套内,连接套上螺纹安装有一号螺栓,一号螺栓穿过连接套与内部的钢筋穿插卡紧,所述梯形板位于弧形板的下方内侧,并且与弧形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一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梯形板卡紧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内侧设置有连接槽;本发明通过在弧形板外侧浇筑混凝土可以优先针对深部巷道围岩松软的结构进行控制;通过支撑机构可以将围岩的应力传递到梯形板上,并通过梯形板向两侧的支撑模块扩散,有效提升应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围岩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井内部巷道围岩的防大变形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浅部易采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煤炭开采进一步走向深部开采势在必行,对于深部巷道的支护成为深部开采的重要方向,是矿井开采向深部开采和安全生产的关键;使用传统“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控制深部巷道围岩中,由于人工喷射混凝土效率低、喷射表面不均匀、整体性差以及注浆改性作业苦难等缺陷,导致该种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并且深部的围岩结构松软,不易支撑控制,因此,提出一种矿井内部巷道围岩的防大变形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内部巷道围岩的防大变形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内部巷道围岩的防大变形支撑装置,包括钢筋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弧形板、梯形板和支撑模块,所述弧形板的上端弧形均匀连接有若干连接套,钢筋穿插在连接套内,连接套上螺纹安装有一号螺栓,一号螺栓穿过连接套与内部的钢筋穿插卡紧,所述梯形板位于弧形板的下方内侧,并且与弧形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一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梯形板卡紧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内侧设置有连接槽;支撑模块包括外侧支撑模板和内侧支撑模板,所述外侧支撑模板为“L”形状,且其上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卡紧在连接槽内,所述外侧支撑模板的外侧中间设置有固定槽,远离固定槽的一侧固定均匀分布有交叉架,所述外侧支撑模板上由内向外均匀分布有若干墙体螺栓,且顶端的墙体螺栓穿过连接块与连接槽,中间的墙体螺栓穿过固定槽,所述内侧支撑模板的上端为空腔结构,且与梯形板的下端配合连接,内侧支撑模板与梯形板的配合处穿插安装有限位杆,内侧支撑模板的下端外侧为夹板状,且与外侧支撑模板的下端配合连接,并通过二号螺栓螺纹穿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活动套和活动轴,活动套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环形槽,活动轴的中间设置有夹槽,夹槽的下端一侧为封闭结构,另一侧连通活动轴的外部,夹槽内部中间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弓形板,弓形板的上端设置有卡槽,并且卡槽所对应的夹槽一侧壁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位于卡槽内,所述弓形板的下端内侧端面弹性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夹槽下端的封闭面内部弹性连接,弓形板的外侧两端为凸起结构,且其上端的凸起可卡紧在环形槽内,所述活动轴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卡紧机构,通过卡紧机构与梯形板卡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不受力时,处于弹性支撑弓形板下端的状态,此时弓形板下端外侧位于夹槽的外部。
优选的,卡紧机构包括限位块和嵌入槽,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两端,嵌入槽设置在梯形板的下端端面上,且嵌入槽的内部连通设置有弧形槽,限位块可嵌入在嵌入槽内,并且在弧形槽内滑动连接。
优选的,每两个所述外侧支撑模板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部设置有通孔,并且其端部嵌入在固定槽内,固定槽内所穿插的墙体螺栓外端穿过连接板端部的通孔。
优选的,每三个控制装置为一组,且均通过一根钢筋穿插连接。
优选的,每两根所述钢筋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筒,连接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根钢筋的端部,并且连接筒上螺纹穿插有两个三号螺栓,三号螺栓穿过连接筒与其内部的钢筋穿插卡紧。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为半圆柱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机液压顶升安全保护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