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田作物病虫害监测设备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82161.8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管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睿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H04N7/18;G06V10/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启智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7 | 代理人: | 姜智慧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田作物 病虫害 监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大田作物病虫害监测设备及方法,属于农业病虫害监测技术领域,通过处理器接收、储存并处理图像采集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湿度监测模块所采集的信息,并将边缘计算模块的病虫害识别结果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再次对上传的信息进行重新复检、匹配,得出最精确的虫情报告,将结果发送至智能终端;本发明有效解决目前现有大田作物病虫害监测设备及方法无法精确有效地识别病虫害情况,通过图像采集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湿度监测模块、边缘计算模块和远程服务器,提高了病虫害识别的时效性和精确性,对于病虫害精准防治具有其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病虫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大田作物病虫害监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业植保工作中,病虫害测报工作一般是依据搜集到的病斑发生面积、害虫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决策,工作方式也是以传统的手查目测为主,工作强度很大,且遇上农忙时节还时常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农业植保部门利用移动智能采集设备来开展病虫害测报工作,能够提高田间测报水平,降低植保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测报工具多是针对虫情测报工作,图像采集模块多是利用虫子的趋光性诱集虫子后杀死虫子,再利用静态拍照的方式采集落在接虫盘上的死虫子从而进行植保监测预报,这类测报设备容易受自身故障的影响,无法连续性采集基础数据,导致可利用的虫体图像信息有限,数据准确性不高且不具备连续性;而且硬件设备需要大面积铺设,此过程中会影响耕地质量且易与农户产生纠纷。而在病害方面多是以传统的手查目测为主,植保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
现有技术的缺点为:
1、现有的虫情测报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而害虫的趋光性只有在夜间才能表现出来,制约监测时间;
2、根据种群的密度公式等于种群的个体数量除以空间大小可知虫口密度调查与空间息息相关,利用趋光性进行害虫的监察测报时无法做到控制空间的确定性和唯一性;
3、利用趋光性只能监测到成虫,无法有效的监测小型虫害以及蛾类若虫情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4、现有测报设备无法有效的监测大田作物茎基处病虫发生情况,无法有效的监测病害初期情况。
5、物联网虫情测报灯需要大面积铺设,此过程中会影响耕地质量且易与农户产生纠纷;且设备体积大,不能便捷地改变监测地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工作人员对生态护坡进行了不同的研究:
中国专利申请201820104872.6公开了一种花卉病虫害检测系统,包括主支撑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支腿和电控盒,在主支撑杆上沿其长向设置有滑轨,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滑动安装在滑轨上,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安装第一摄像头,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安装第二摄像头;在主支撑杆底端设置支腿;所述电控盒固定安装在主支撑杆上,在电控盒内设置有主控单元、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主控单元分别连接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主控单元实时采集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图像数据传送至远程监测终端,由远程监测终端利用这些图像数据分析花卉病虫害情况。
然而,该专利方案中通过实时采集图像数据,且实时上传图像数据,使得拍摄工作量增大,需要上传数据过多,不利于远程监测终端进行监测,且该专利方案中单单通过对图像的监测、分析,很难准确地判断出农作物病虫害的情况,需要结合环境温度、土壤湿度对害虫的影响,才能更准确地分析出虫情,以至于下一步的治理。
因此有必要对植保田间调查的固定式监测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解决上述的各种不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克服现有技术和应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大田作物病虫害监测设备及方法,本发明有效解决目前现有大田作物病虫害监测设备及方法无法精确有效地识别病虫害情况,通过图像采集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湿度监测模块、边缘计算模块和远程服务器,提高了病虫害识别的时效性和精确性,对于病虫害精准防治具有其指导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睿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睿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西药粉碎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视距的无人车遥控系统及无人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