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泵水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82081.2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沈九兵;王炳东;谭牛高;周子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F25B1/10;F25B5/04;F25B30/02;F25B41/20;F25B41/24;F25B41/30;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热泵水处理系统,包括多效蒸发循环系统和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效蒸发循环系统包括:离心泵(1)、第一预热器(2)、第二预热器(3)、三通调节阀(4)、第三预热器(5)、一效蒸发器(6)、二效蒸发器(7)、减压阀(8);待处理水通过管路连接到离心泵(1),离心泵(1)出口通过管路经第一截止阀(21)连接到第一预热器(2)入口(a1),第一预热器(2)出口(a2)通过管路连接到第二预热器(3)入口(b1),第二预热器(3)出口(b2)通过管路连接到三通调节阀(4)入口(c1);所述三通调节阀(4)出口(c2)通过管路连接到第三预热器(5)入口(d1),三通调节阀(4)出口(c3)和第三预热器(5)的溶液出口(d2)通过管路共同连接至一效蒸发器(6)的溶液入口(e1),一效蒸发器(6)的溶液出口(e2)通过管路经减压阀(8)连接到二效蒸发器(7)的溶液入口(f1),二效蒸发器(7)的溶液出口(f2)通过管路经第二截止阀(22)接至第二预热器(3)入口(b3),并由出口(b4)排出;
所述一效蒸发器(6)顶部蒸汽出口通过管路接至第四截止阀(24)以及经第一调节阀(17)接至二效蒸发器(7)的蒸汽入口(f3);所述二效蒸发器(7)的顶部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管路分别接至第五截止阀(25)以及经第二调节阀(18)接至第一蒸发器(10)的蒸汽入口(g1),所述第四截止阀(24)和第五截止阀(25)通过管路共同接至真空泵(9);所述第一蒸发器(10)冷凝水出口(g2)通过管路经第六截止阀(26)接至第一预热器(2)的冷凝水入口(a3),并由冷凝水出口(a4)排出;所述二效蒸发器(7)的冷凝水出口(f4)通过管路经第三截止阀(23)接至第二蒸发器(13)的冷凝水入口(h1),并由冷凝水出口(h2)排出;
所述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10)、第一压缩机(11)、第二压缩机(12)、第二蒸发器(13)、第一节流阀(14)、蒸发压力调节阀(15)、第二节流阀(16);所述第一压缩机(11)出口通过管路分别接至第二压缩机(12)入口以及依次经第七截止阀(27)和第三调节阀(19)连接到第三预热器(5)的制冷剂入口(d3),所述第三预热器(5)的制冷剂出口(d4)通过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6)连接到第二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h3);所述第二压缩机(12)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一效蒸发器(6)的制冷剂入口(e3),一效蒸发器(6)的制冷剂出口(e4)通过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4)接至第一蒸发器(10)的制冷剂入口(g3),所述第一蒸发器(10)的制冷剂出口(g4)经单向阀(20)与第三预热器(5)的制冷剂出口(h4)经蒸发压力阀(15)后通过管道共同连接至第一压缩机(11)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泵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效蒸发器(6)上装有第一压力控制器(28),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28)的控制信号通过导线连接第一调节阀(17);所述二效蒸发器(7)上装有第二压力控制器(29),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29)的控制信号通过导线连接第二调节阀(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泵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13)的出口h2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控制器(30),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通过导线连接第三调节阀(19);第三预热器(5)的出口d4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控制器(31),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31)的控制信号通过导线连接三通调节阀(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泵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11)和第二压缩机(12)为两台独立的压缩机或带中间抽气的单台压缩机,当为两台独立的压缩机时,增设中间冷却器,当为带中间抽气的单台压缩机时,压缩过程中部分制冷剂气体经第七截止阀(27)流出参与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0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象干旱的精细化监测平台
- 下一篇:一种简便的肠-肠端端吻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