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6450.7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林;缪德山;孙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8/02 | 分类号: | H04W68/02;H04W16/24;H04W4/06;H04W6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节约寻呼资源。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在覆盖区域的各波位广播与各波位对应的跟踪区标识TAI,其中,所述覆盖区域包括多个跟踪区,每个跟踪区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波位;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跟踪区标识信息;当需要寻呼终端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跟踪区标识信息,确定寻呼所述终端的目标波位。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节约寻呼资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波束类型有覆球波束(宽波束)和窄点波束。宽波束覆盖范围较大,一颗卫星可以包含多个宽波束,构成整个卫星覆盖区。窄点波束覆盖范围很小,干扰规避易于实现,天线增益提高较为容易,链路预算得以提高,因此,窄点波束方案日益得到业界的重视。
由于窄点波束的覆盖范围很小,需要数百个波位才能完成星下区域扫描,,因此,窄点波束大都采用跳变的方式对卫星小区按跳变图样进行覆盖,即波束在某一时刻只覆盖一个波位,在下一时刻覆盖另一个波位。由于这种特性,因此,也称窄点波束为“跳波束”。
根据窄点波束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将主要进行业务数据传输(也传输一些专用信令)的窄点波束称为“业务波束”,把用作系统消息广播、寻呼、随机接入的窄点波束,称为“随遇波束”,以满足终端的接入需求。在某个区域上存在需要通信的卫星终端时,才会配置“业务波束”指向该区域,否则将没有“业务波束”覆盖该区域。换言之“业务波束”是按需配置的,只会在存在正在通信的卫星终端的不同波位上进行跳变,或者采用“凝视模式”,也即天线角度不停转动,保持对该区域的覆盖。而“随遇波束”为了保证每一个用户能够接入卫星网络,必须要照顾到卫星覆盖的每一个区域,因此一般采用轮询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重复,覆盖到每一个波位。
宽波束方案下,只需在几个波束内(和跟踪区大小有关)发起寻呼消息就可以找到终端。而采用跳波束方案后,由于使用窄点波束对地面进行扫描,因此,如果仍旧使用传统方式来进行寻呼,将造成在跟踪区范围内的每个波位上都进行寻呼,导致寻呼开销的增大,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节约寻呼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在覆盖区域的各波位广播与各波位对应的TAI(Tracking AreaIdentity,跟踪区标识),其中,所述覆盖区域包括多个跟踪区,每个跟踪区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波位;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跟踪区标识信息;
当需要寻呼终端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跟踪区标识信息,确定寻呼所述终端的目标波位。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覆盖区域的各波位广播与各波位对应的跟踪区标识TAI,包括:
当所述波位仅对应于一个跟踪区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跟踪区的TAI作为第一TAI,并在所述波位广播所述第一TAI;
当所述波位对应于多个跟踪区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多个跟踪区的TAI作为第一TAI,并在所述波位广播所述第一TAI。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跟踪区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跟踪区标识信息,其中,所述跟踪区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发起的注册过程确定的。
其中,所述跟踪区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终端当前所在的跟踪区的TAI;
所述终端当前所在的跟踪区的TAI,以及,与当前所在的跟踪区相邻的跟踪区的TA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6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耳机、壳体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耐弯折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