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以及移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5816.9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5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丞镐;金镛圯;朴忠淳;慎容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设备 及其 操作方法 以及 系统 | ||
公开了移动通信设备、操作用作远程麦克风的移动通信设备的方法和移动设备,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可操作以与包括第一音频耳机和第二音频耳机的无线音频耳机通信,并且包括:麦克风;触摸屏;无线通信电路;以及耦合到麦克风、触摸屏和无线通信电路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电路以建立与无线音频耳机的无线连接,在触摸屏上显示用户界面以接收用户输入,获取用于将移动通信设备的麦克风设置为远程麦克风的用户输入,以及在移动通信设备的麦克风被设置为远程麦克风时,通过移动通信设备的麦克风获得声音,并控制无线通信电路以将对应于通过麦克风获得的声音的音频数据发送到无线音频耳机,以使无线音频耳机输出对应于放置移动通信设备的远程位置的声音。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0月28日、申请号为201680077839.2、发名名称为“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交互式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操作的方法及其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能够凭借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交互而成对地进行操作的音频设备的电池充电等级的方法,并且进一步提供其设备。
背景技术
归因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通信终端、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个人数字助理(PDA)、电子记事簿、笔记本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IoT)设备以及音频设备)正得以广泛地使用。
电子设备可以连接到各种音频设备(例如有线头戴式耳机、有线入耳式耳机、无线头戴式耳机、无线入耳式耳机)。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音频设备输出听觉数据(例如声音),并且用户可以通过音频设备收听听觉数据。电子设备和音频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接口(例如连接器)或无线接口(例如蓝牙连接)而彼此连接。
近年来,无线入耳式耳机已经发展为成对地进行操作的音频设备。无线入耳式耳机可以包括分别佩戴在用户的耳朵中的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其中,每个耳机可以包括电池。在无线入耳式耳机中,取决于使用方法和环境,耳机可以具有不同电池电压。相应地,具有低电压的一个耳机可以关闭,而另一耳机打开,使得用户正收听的声音损失立体的特性。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能够凭借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交互而成对地进行操作的音频设备的电池充电等级的方法,并且进一步提供其设备。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电子设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包括:无线通信电路;处理器,其电连接到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以及存储器,其电连接到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建立对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连接;通过使用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从所述第一耳机接收与所述第一耳机中所包括的第一电池的充电等级有关的第一数据;通过使用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从所述第一耳机或所述第二耳机接收与所述第二耳机中所包括的第二电池的充电等级有关的第二数据;以及向所述第一耳机或所述第二耳机中的至少一个发送使得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能够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些而彼此不同地进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
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外壳,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用户的耳朵上的部分;扬声器,其包括于所述外壳中;第一电池,其包括于所述外壳中;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电路,其包括于所述外壳中;处理器,其包括于所述外壳中,并且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电路;以及存储器,其包括于所述外壳中,并且电连接到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电路建立对电子设备或另一耳机的连接;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通信电路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使得所述耳机或所述耳机和所述另一耳机能够被配置为执行第一选定操作的第一控制信息以及使得所述耳机能够被配置为执行第二选定操作或使得所述另一耳机能够不执行所述第二选定操作的第二控制信息;使得所述耳机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而执行所述第一选定操作;以及通过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电路向所述另一耳机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5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的起吊装置
- 下一篇:铁素体完全再结晶组织图片自动裁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