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氟CaO-SiO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75250.X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5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孟晓玲;管挺;屈志东;谢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C21C7/07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蒋华 |
地址: | 2130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ao si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氟CaO‑SiO2系精炼渣在炼钢工艺中的造渣方法,具有以下步骤:(1)、以石灰和工业碳酸钠作为造渣原料;(2)、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合金、脱氧剂、增碳剂以及石灰,石灰加入量为100~250kg,控制炉渣成分为CaO:36%~44%,SiO2:37%~44%,炉渣碱度控制在0.8~1.2;(3)、转炉出钢结束之后加入200~700kg工业碳酸钠,碳酸钠加入过程中同时补加0kg~400kg石灰,控制炉渣成分为CaO:27%~51%,SiO2:25%~32%,Na2O:8%~31%,炉渣碱度控制在1.1~1.6。本发明采用的工业碱作为造渣原料,其成分、价格均相对稳定,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可替代常规含氟化物的CaO‑SiO2渣系,有效地解决含氟化物渣系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矿石资源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硅脱氧钢生产的无氟 CaO-SiO2系精炼渣在炼钢工艺中的造渣方法。
背景技术
在硅脱氧钢生产过程中,精炼渣通常采用CaO-SiO2渣系,为了获得流动性良好的高碱度炉渣,提高炉渣脱硫能力,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助熔剂。
当前,国内外多数钢厂均采用萤石等含氟物质作为助熔剂,在炼钢温度下萤石中的氟化钙会发生分解,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危害人体健康。同时,随着萤石资源日益枯竭,萤石品位难以保证,导致助熔效果难以保证。
现有技术中,无氟化渣剂的主原料包括连铸铸余渣尾渣15%~30%、钒铁冶炼刚玉渣50%~65%、工业碳酸钠5%~15%、金属铝粒3%~8%,其造渣方法主要包括干混拌料、湿混拌料、冷压成型、初次筛分、自然干燥、烘烤干燥及最终筛选,所造之渣可作为炼钢工艺中天然萤石的替代品,其熔点低、融化速度快、辅助化渣效果好,可有效解决萤石侵蚀耐材、污染环境的问题。但是,该造渣方法存在有以下不足:其一是作为主原料的钒铁冶炼刚玉渣具有地域或资源限制;其二所制备的化渣剂并不适用于CaO-SiO2渣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化渣和高效脱硫的无氟CaO-SiO2系精炼渣在炼钢工艺中的造渣方法,以替代常规含氟化物的CaO-SiO2渣系,有效地解决含氟化物渣系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矿石资源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氟CaO-SiO2系精炼渣在炼钢工艺中的造渣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1)、准备石灰和工业碳酸钠作为精炼造渣的原料;
(2)、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合金、脱氧剂、增碳剂以及石灰,石灰加入量为100~250kg,控制炉渣成分为CaO:36%~44%,SiO2:37%~44%,炉渣碱度控制在0.8~1.2;
(3)、转炉出钢结束之后加入200~700kg工业碳酸钠,碳酸钠加入过程中同时补加0kg~400kg石灰,控制炉渣成分为CaO:27%~51%,SiO2:25%~32%, Na2O:8%~31%,炉渣碱度控制在1.1~1.6。
具体说,步骤(1)中石灰的组分百分比为:CaO:85%~97%,P≤0.03%,S ≤0.15%,其余为杂质;工业碳酸钠的组分百分比为Na2CO3≥98%,水分≤0.5%,其余为杂质。
优选地,步骤(3)中加入的工业碳酸钠每袋重8~15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5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施工用地面沉降监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光雨互补发电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