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花球状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4583.0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媛;黄潇;唐菲;龙在创;张维元;花蓓;张增伦;谢彩飞;陈迁;胡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61017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球状 氧化 制备 方法 | ||
一种纳米花球状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将SnCl2·2H2O和醇水溶液混合配置浓度为0.1~1mol/L的SnCl2溶液350ml,并加入0.0035~0.035mol的硝酸银,得到溶液A;将0.035~0.35mol碳酸钠或碳酸钾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并强力搅拌,确保OH‑与溶液A中的SnCl2的摩尔比为10:1~1:1之间,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搅拌,然后把所得白色浆液转移至微波溶剂热反应釜中于150℃反应0.5~8h,得到所需的花球状形貌;静置冷却、过滤洗涤得到黑色粉末;将黑色粉末在马弗炉内热处理,所得产物即为纳米花球状二氧化锡。本发明简单有效、环境污染较小、产率较高、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殊形貌二氧化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花球状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是当下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纳米材料在光、电、磁以及催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效的开发工业生产纳米级功能材料具有积极的意义。
锡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通过深加工提升材料的附加值,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显著的意义。二氧化锡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性强,是一种优良的n型半导体,在气敏、电池、光学传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具有特殊形貌二氧化锡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到的气敏性材料、电极材料以及光催化材料等,可利用纳米花球状二氧化锡作为原料生产得到。中国专利CN104891557A报道了一种空心结构二氧化锡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ZnO、SnC14、NaOH和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先制备实心锡酸锌纳米花,然后高温退火得到二氧化锡和锡酸锌混合纳米花,混合纳米花经硝酸刻蚀、洗涤、干燥后得到空心结构二氧化锡纳米花。该方法存在流程长、操作复杂、效率低等情况,不利于特殊形貌二氧化锡的工业化制备。目前在二氧化锡工业化合成形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还存在不足。本专利有效弥补了其中的不足,能够高效的完成工业化合成花球状二氧化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环保,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合成纳米花球状二氧化锡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花球状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1)将SnCl2·2H2O和醇水溶液混合配置浓度为0.1~1mol/L的SnCl2溶液350ml,并加入0.0035~0.035mol的硝酸银,得到溶液A;
(2)将0.035~0.35mol碳酸钠或碳酸钾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并强力搅拌,确保OH-与溶液A中的SnCl2的摩尔比为10:1~1:1之间,得到溶液B;
(3)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A和步骤(2)得到的溶液B混合后搅拌10~30min,然后把所得白色浆液转移至500mL的微波溶剂热反应釜中于150℃反应0.5~8h;
(4)将步骤(3)反应完成的溶液静置冷却,过滤洗涤得到黑色粉末;
(5)将步骤(4)得到的黑色粉末在马弗炉内于400~700℃下热处理2~8小时,使粉体进行二次氧化结晶,所得产物即为纳米花球状二氧化锡;
优选地,步骤(1)所述醇水溶液中的醇类为乙醇、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液,醇水摩尔比=1:1~5:1,用于调控溶液中二氧化锡晶体生长;硝酸银的摩尔添加量为SnCl2·2H2O的0.01~0.1;
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以及对产品进行检测,可以证明所得产物产物为纳米花球状二氧化锡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4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