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笔画力度调整的数据集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73980.6 | 申请日: | 2021-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赢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胡大成 |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笔画 力度 调整 数据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笔画力度调整的数据集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输入的数据集群,数据集群中包括至少两个笔画,根据设置的压力感应阵列获取数据集群的输入压力;预先设置的标准的笔画宽度,笔画宽度表示在标准的输入压力下的笔画宽度;比较压力感应阵列获取的实际笔画宽度与笔画标准宽度的大小,获取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对用户的输入力度进行提示,提示用户在输入数据集群的过程中增加输入力度或减少输入力度,以使在下一笔画的输入过程中的实际笔画宽度与笔画标准宽度趋于一致。通过笔画的输入宽度检测实现对输入力度的有效调节,使得输入的笔画宽度符合实际的宽度标准,实现快速校正的目的,提高数据集的输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笔画力度调整的数据集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人们在练字的时候也可以借助电子设备进行临摹,实现临摹的无纸化和对于临摹字迹的反复临摹,提高电子设备的复用率。
无论是临摹文字还是图像,通常都是按照文字或是图像的轮廓进行描摹,但是现有的电子设备并不能对用户的输入内容进行有效的校正,电子设备更倾向于复用的功能,使得对于用户输入的笔迹无法进行有效处理和运算,缺乏对于用户输入的反馈。
当然,在实际使用时,还有一种是纸质临摹字帖,该字帖上设置有凹陷,用户输入的笔迹沿着凹陷进行书写即可,使得对于字帖的临摹更为便捷,但是由于电子设备的输入面板质地为触控显示屏,缺少笔迹行走的固定轨迹的凹陷,只能按照临摹字帖中字的笔画进行书写,缺少对于书写的限制,使得对于建立用户的实际书写习惯费时,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对于用户的输入数据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致使用户书写习惯的建立较难形成。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笔画力度调整的数据集处理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用户输入数据的处理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笔画力度调整的数据集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
获取输入的数据集群,所述数据集群中包括至少两个笔画,在输入数据集群过程中,根据设置的压力感应阵列获取数据集群的输入压力;
预先设置的标准的笔画宽度,所述笔画宽度表示在标准的输入压力下的笔画宽度;
比较压力感应阵列获取的实际笔画宽度与笔画标准宽度的大小,获取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对用户的输入力度进行提示,提示用户在输入数据集群的过程中增加输入力度或减少输入力度,以使在下一笔画的输入过程中的实际笔画宽度与笔画标准宽度趋于一致;
若是实际的笔画宽度≤笔画标准宽度,则需要增加输入的输入力度P,以使得在进行下一笔画的过程中满足实际的笔画宽度与笔画标准宽度趋于一致;
若是实际的笔画宽度笔画标准宽度,则在下一笔画输入过程中降低输入的输入力度P,以使得在进行下一笔画的过程中满足实际的笔画宽度与笔画标准宽度趋于一致。
进一步地,在根据比较结果对用户的输入力度进行提示的过程中,当实际的笔画宽度W笔画标准宽度W0时,计算宽度差值ΔW=W-W0,预先设置有第一标准差值ΔW1、第二标准差值ΔW2和第三标准差值ΔW3,且第一标准差值第二标准差值第三标准差值,还设置有第一调节系数k1、第二调节系数k2和第三调节系数k3;
在进行输入压力调节时,根据计算的宽度差值ΔW与第一标准差值ΔW1、第二标准差值ΔW2和第三标准差值ΔW3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调节系数对输入力度P进行调节,以使在对数据集内的下一笔画的输入过程依照调节后的输入力度进行输入,使得数据集内的笔画宽度趋于笔画标准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计算的宽度差值ΔW与第一标准差值ΔW1、第二标准差值ΔW2和第三标准差值ΔW3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调节系数对输入力度P进行调节包括:
若计算的宽度差值ΔW≤第一标准差值ΔW1,则无需对输入力度P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赢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赢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3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