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视觉的落石运动参数数字化还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73893.0 | 申请日: | 2021-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4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祥;金云涛;骆丽茹;郭立平;张丽君;齐欣;许浒;赵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11/04 | 分类号: | G01C11/04;G01C11/02;G06T7/8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罗江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视觉 运动 参数 数字化 还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人机视觉的落石运动参数数字化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场地(1)建立空间坐标系;
2)、确定无人机(3)平面位置并对中;确定无人机(3)高度并记录;
3)、调整相机云台并记录空间夹角,计算镜头光轴(4)定位单位向量(5)并记录焦距;
4)、相机焦距与视角宽度(6)标定;
5)、捕捉落石(7)运动获取二维轨迹点阵(8);
6)、基于无人机视觉重构落石(7)三维轨迹(10);
7)、计算落石(7)动能时程;
具体步骤如下:
一、在试验场地(1)视野开阔处确定空间坐标原点O,建立右手直角坐标系Oxyz;选定两架无人机(3)在试验场地(1)表面的铅垂投影点P1、P2并做标记,采用激光测距测量两投影点P1、P2与坐标原点O的空间坐标差值,得到两点坐标P1(x1,y1,z1)、P2(x2,y2,z2);
二、将两台搭载参数化三轴云台的无人机(3)分别飞至P1、P2点上方,在x轴负方向的无人机记为W1,正方向的记为W2;将云台调平,相机镜头朝下,此时镜头光轴(4)铅垂,微调无人机(3)水平位置并通过实时图像参考中心点与地面标记点进行瞄准,使两台无人机(3)处于P1、P2点正上方,记录无人机(3)距地面的距离h1、h2,可得无人机(3)坐标W1(x1,y1,z1+h1)、W2(x2,y2,z2+h2);
三、调整两架无人机(3)云台,使相机镜头朝向试验坡面(2),基于云台角度参数分别记录W1、W2镜头光轴(4)与xy平面夹角α1、α2,与xz平面夹角β1、β2,以及与yz平面夹角γ1、γ2,并通过下式计算两个镜头角度的定位单位向量(5);
k1=(sinγ1,sinβ1,sinα1)
k2=(sinγ2,sinβ2,sinα2)
同时记录此时相机焦距参数r1、r2;
四、无人机(3)搭载的相机拍摄帧率为p,落石(7)总运动时间为t,拍摄帧图像像素数量为高乘以宽h×b,拍摄图像对角线视角宽度(6)为通过标定板标定建立相机焦距r与视角宽度的映射函数:
五、对落石(7)影像进行捕捉,以图像中心作为平面坐标系原点,得到两图像的二维轨迹点阵(8)数据,按照时间序列排序,每组总点数为pt,W1、W2拍摄图像第n点数据的平面坐标分别为(x'n,y'n)、(x”n,y”n);
六、在空间中分别以W1、W2为端点过图像二维轨迹点阵(8)作射线,并将射线沿二维轨迹扫略形成光线曲面(9)Ⅰ和Ⅱ,两光线曲面(9)交线即落石(7)的三维轨迹(10),通过试验场地(1)的三维地形扫描模型在几何建模软件中再现三维轨迹(10);或通过以下方程解得三维轨迹(10)上任意第n点坐标(xn,yn,zn):
上式中的x1n,x2n,y1n,y2n,z1n均为试验中的已知量,可由以下公式解得:
z1n=z1+h1+sinα1+sy′ncosα1;
上式中的视角宽度(6)由记录的相机焦距r并通过步骤四转换得到;
七、由步骤六求得三维轨迹(10)后,可知三维轨迹(10)上任意连续两点的坐标,第n点坐标(xn,yn,zn),第n+1点坐标(xn+1,yn+1,zn+1),试验中落石(7)质量为m,则通过下式求得落石(7)在n/p时刻的动能En/p为:
En/p=m[(xn+1-xn)2+(yn+1-yn)2+(zn+1-zn)2]/2p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38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