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废热式水性油墨印刷干燥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73577.3 | 申请日: | 2021-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强;张媛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小羚羊玻璃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雷艳晴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废热式 水性油墨 印刷 干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废热式水性油墨印刷干燥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内腔的背面壁体开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吊板,十字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吊杆,吊杆远离十字吊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的底部设置有导热管。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循环废热式水性油墨印刷干燥系统,通过设置的圆盘和装置本体顶部设置为漏斗形,可以让从第一进风口处进入的冷风和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热风均匀扩散到整个箱体,通过设置的导热管可以为冷风进行均匀加热,通过设置的第一通风板和通风口,可以使从上面下来的热风均匀下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油墨印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废热式水性油墨印刷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水性油墨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性油墨以水为溶剂,不含有毒有害的苯类物质,属于环保型油墨,适用于对安全环保性能要求较高的食品包装印刷,而水性凹印油墨是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上的运用,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适合铜板印刷,如塑料袋,塑料薄膜类,因水性油墨中的溶剂是水,是一种不挥发的溶剂,干燥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从而印刷套色稳定性差,印刷的套印精度低,油墨转移不均匀,印刷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并没有一种专门的循环废热式水性油墨印刷干燥系统,因此就需要一种专门的循环废热式水性油墨印刷干燥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废热式水性油墨印刷干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循环废热式水性油墨印刷干燥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内腔的背面壁体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吊板,所述十字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远离十字吊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风板,所述第一通风板的中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板底部设置有第二通风板,所述第二通风板的中部插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部套设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部套设有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发动机,所述装置本体左侧的壁体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箱,所述第一扇叶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通风板,所述第三通风板的底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通风板,所述装置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热板,所述装置本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吸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块,所述吸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块,所述出风口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热夹层,所述吸热夹层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热块,所述装置本体背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箱,所述第二承载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第二承载箱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风箱,所述风箱的底部插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部套设有第二扇叶,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部套设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发动机,所述风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承载箱,所述风箱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承载箱内腔前后左右的壁体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中部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靠近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凹槽内腔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形状为漏斗形,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四周低于中部,所述导热管的四周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内腔的四周,所述第一通风板的四周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内腔的四周,所述第二通风板的四周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内腔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吊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十字吊板底部的中部,所述吊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圆盘顶部的中部,所述通风口的数量若干,所述通风口以阵列式均匀分布在第一通风板的表面,所述第二通风板与第一通风板相同,所述第三通风板与第二通风板相同,所述第四通风板与第三通风板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小羚羊玻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小羚羊玻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3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