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料过渡机构、泵送装置及喷涂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2353.0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3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赵世瑞;乔垒;罗家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8 | 分类号: | E04F21/08;E04F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露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桂园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机构 装置 喷涂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料过渡机构、泵送装置及喷涂设备。输料过渡机构包括:装置本体,设有容纳空间以及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弹性储能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弹性储能件被配置为在浆料从入料口进入时被浆料挤压变形以储存弹性势能,并且在恢复变形时释放弹性势能以将浆料从出料口挤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料过渡机构用于设置在泵送装置和喷枪之间,接收泵送装置每次脉冲输出的浆料,将泵浆压力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储存起来,并逐渐释放弹性势能以连续、稳定地输出浆料,实现兼顾喷涂连续性和较大的输出流量,提高喷枪的喷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料过渡机构、泵送装置及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建筑行业逐渐由人工施工向机械化、自动化转变,如在抹灰施工中,已有喷涂设备代替人工喷涂。喷涂设备一般设有泵送装置和喷枪,通过泵送装置将浆料输出至喷枪,并通过喷枪喷涂在工作面上,喷枪的喷浆速度与喷枪的移动速度必须匹配。现有泵送装置一般采用螺杆泵,螺杆泵的特点是供料稳定均匀,但是输出流量较低,喷枪只能以较低速度移动以匹配喷浆速度。为提高出浆效率,也有考虑采用输出流量较大的柱塞泵,但柱塞泵只能间歇出浆,喷枪无法连续作业,且出浆不稳定,不便控制,容易造成一些区域喷涂过多,而一些区域完全没有浆料。喷涂设备的喷涂连续性和较大的输出流量不能兼顾,要保证喷涂连续就只能采用小流量的连续性泵送装置,喷涂速度较慢,导致整体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输料过渡机构、泵送装置及喷涂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料过渡机构,其包括:
装置本体,设有容纳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入料口和出料口;
弹性储能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弹性储能件被配置为在浆料从所述入料口进入时被浆料挤压变形以储存弹性势能,并且在恢复变形时释放弹性势能以将浆料从所述出料口挤出。
喷涂设备一般设有泵送装置和喷枪,通过泵送装置将浆料输出至喷枪,并通过喷枪喷涂在工作面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料过渡机构,用于设置在泵送装置和喷枪之间,泵送装置可采用输出流量较大的柱塞泵,柱塞泵的输出流量较大,但出料方式为脉冲式地间歇性出料,输料过渡机构接收泵送装置每次脉冲输出的浆料,输料过渡机构中设置弹性储能件,在接收浆料时,弹性储能件将泵浆压力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储存起来,在泵浆压力消失时,弹性储能件释放弹性势能,以将浆料连续、稳定地输出至喷枪,进而实现大流量地、连续地、稳定地喷涂,实现兼顾喷涂连续性和较大的输出流量,使得喷枪的喷浆速度提高,不需通过降低喷枪的移动速度来匹配喷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储能件包括:
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以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分隔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分隔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互不连通,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
弹性部,连接所述分隔部和所述装置本体;浆料从所述入料口进入并推动所述分隔部由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移动,以使所述弹性部变形并储存弹性势能;所述弹性部恢复变形时释放弹性势能,推动所述分隔部由所述第二侧向所述第一侧移动,以将浆料从所述出料口挤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分隔部和弹性部的作用下,第一腔和第二腔相互隔离,此消彼长,通过推动分隔部压缩弹性部实现储存弹性势能,弹性部的压缩方向和分隔部的移动方向一致,分隔部和弹性部的运动路径明确,工作稳定,有利于浆料连续稳定输出。并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通过设置弹性部的可压缩行程能够调节最大储存量,便于根据泵送装置的单次脉冲输出量调整最大储存量,以保证输料过渡机构中浆料在完全输出之前获得补充,进一步保证连续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2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